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从2010年3月起,人民币汇率问题使中美矛盾再度激化。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政府为转移国内矛盾,恢复自身经济发展,持续对中国政府施压,敦促人民币升值。本文旨在从语言学角度对美国大报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从语言结构,过程,语篇形成等角度入手,挖掘其中隐藏的思想意识形态,为中美关系及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一点启示;同时也为了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意识,深刻认识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新表现手段。本文建立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思想基础上,以费尔克劳夫的三维模式作为理论框架,将分析过程分为三个过程。对从美国权威大报网站——《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中选出的十一篇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第一步骤,采用及物性,语法隐喻为分析工具,描述语篇小句过程的选择,名词化现象,情态隐喻方式等,发现此类经济新闻语篇常用的过程类型和意识形态的隐藏手段。第二步骤,从互文性角度对小句和连贯话语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所选报道中的引语进行信息来源和转述方式进行分析。观察作者选择背后的意义。第三步骤在于阐释话语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本文的社会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公正客观的表面下,新闻报道同样受到特定利益集团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所选十一篇新闻报道,运用各种语言手段,营造出美国政府和平民主的形象,掩饰其霸权思想和强权政治。因此,在发展中美关系,制定我国货币政策时,务必弄清这一实质,维护我国的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