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天麻抗疟活性成分研究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硕士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整理汇总,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进行羊角天麻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第二章对从羊角天麻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疟活性研究;第三章综述了抗疟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研究进展。目的:通过研究羊角天麻(Dobinea delavayi)根的化学成分,寻找具有一定体内抗疟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手段(如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反相MCI)分离纯化化合物,并结合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学方法(NMR、LC-MS)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然后运用鼠疟模型(四天抑制实验法)测定部分单体化合物的体内抗疟活性,另外,还通过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测定了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活性。结果:本研究从羊角天麻(D.delavayi)根8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中共分离鉴定2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羊角天麻素P(1)、羊角天麻素Q(2)、羊角天麻素R(3)、羊角天麻素C(4)、羊角天麻素S(5)、羊角天麻素T(6)、羊角天麻素U(7)、羊角天麻苷A(8)、羊角天麻苷B(9)、2,6,3’,4’-四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0)、九子母苷A(11)、九子母苷B(12)、九子母苷C(13)、4-O-β-D-吡喃葡萄糖基-2,6,4’-三羟基二苯甲酮(14)、1,6,7-三羟基-3-甲氧基酮(15)、芒果苷(16)、圣草酚(17)、九子母苷D(18)、商陆苷(19)、紫铆花素(20)、2-羟基-3-(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酸(21)。鼠疟模型抗疟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3、8具有弱的抗疟活性,在25 mg/kg/day的剂量下,疟原虫抑制率分别为7.8%、13.9%、6.4%。另外,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实验发现化合物21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在55.6μg/m L浓度下,抑制率为73.3%。结论:经Sci Finder检索确定了从羊角天麻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3、5~9、11~13和18为新化合物,另外,化合物21为首次由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并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4、17、19。查阅相关文献报道发现倍半萜类化合物为该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体内抗疟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3和8可能是该植物抗疟活性成分的组成部分。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21可能也是该植物的活性成分的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隧道与地下工程常常遭遇结构松散、遇水软化、强度低、自稳性差的富水软弱围岩,其在地应力和工程扰动作用下极易诱发突水、塌方等重大地质灾害。为了保障施工安全,目前常采用注浆法对富水软弱围岩进行加固处理。劈裂注浆可在围岩内形成浆脉网络,具有骨架支撑和土体挤密双重作用,加固效果显著,因此在富水软弱围岩加固中受到广泛应用。注浆加固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特征。劈裂型注浆加固体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持续发生变形,强度
为研究长白山次生林草本植物的养分利用特征及其对氮添加的响应,阐明氮添加条件下的长白山天然次生林林下草本植物的养分分配和植物物种进化策略,揭示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植物形状与功能的关联性,本研究在中国吉林省白山市东北部的露水河林区内,对统一立地条件的3个不同水平氮添加处理样地的草本植物生长进行了调查,氮处理分别为对照CK,0(g·m–2·a–1)、低氮LN,2.5(g·m–2·a–1)、高氮HN,
作为叶面肥施用的木醋液对桃蚜种群的综合(短期-中期-长期)影响研究是开发新型生物农药的必要内容。本试验安排了室内毒力测定,蚜虫单独饲养的生长发育繁殖观察,蚜虫人工种群发展观察及各处理蚜虫体内抗逆酶酶活的测定四部分。结果发现:(1)毒力测定试验表明,高浓度木醋液,即稀释5倍及10倍的木醋液对桃蚜有较高的毒杀作用,72 h桃蚜死亡率分别为35%和19%,低浓度木醋液毒杀作用弱,但各浓度均对桃蚜展现出一
全球约有1/5的耕地受到盐碱胁迫的影响,严重阻碍了世界农作物产量。合理选育耐盐碱品种,是解决盐碱条件下作物产量降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育种工作中,对大豆耐碱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大多集中在单一的中性盐胁迫上,在同一实验中对中性盐胁迫、碱性盐胁迫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工作更少。大豆芽期是对盐碱胁迫较为敏感的阶段,也是生长周期中耐盐碱性最弱的阶段。因此,鉴定大豆芽期的耐盐碱性,发掘与其紧密相关联
为了揭示绥化市典型黑土土壤碳氮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本研究以绥化市庆安县、绥棱县、海伦市、望奎县、北林区、兰西县、明水县和青冈县典型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并结合Arc GIS软件,系统研究了2002年和2019年绥化市8个县(市、区)典型农田黑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2年绥化市典型农田黑土土壤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0.66~35.85 g/kg
细根是链接植物与土壤生态过程的枢纽,同时也是森林地下部分资源获取的主要器官。细根动态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流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如氮沉降增加及降雨量减少)的背景下,细根会通过改变其动态和形态特征来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目前有关细根的动态与形态对增氮和减水的响应结论不一,且研究多集种在生长季。本研究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增氮(N)、减
甜菜(Beta vulgaris L.)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其种植地区主要是我国降水相对匮乏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有机质贫瘠。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土壤盐渍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给甜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深入研究盐胁迫对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盐胁迫下甜菜的生理机制,对培育甜菜抗逆品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耐盐性较强的甜菜品系T510和耐盐性较弱的210为研究材料,采用
目的: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识别早期诊断或预后相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标志物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以及寻找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至关重要。近来大量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2(SNHG12)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且表现出促癌活性。此外,SNHG12高表达被认为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然而,关于SNHG12在肿瘤中预后价值的研究结果仍有争议。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采用现浇工艺的传统明挖车站由于其低效率,污染严重等不足,渐渐无法满足我国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预制装配式结构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绿色环保等显著优势,在地下盾构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在车站中的应用依然较少,相应地,针对其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也存在不足。本文以长春地铁2号线某预制装配式车站为背景,预制构件首次设计并采用榫槽式接头连接。针对装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痛风定胶囊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痛风定胶囊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秦艽、黄柏、延胡索、赤芍、川牛膝、泽泻、车前子、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对检索到的有效成分未能检索到靶点的化合物通过PubChem数据库获取或者用ChemDraw17.1软件画出化合物2D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