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S1S2S)基因三种不同表达载体转化苹果和番茄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进一步对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S1S2S)基因转化苹果和番茄的离体再生体系、遗传转化体系及转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携带S1S2S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并对其进行了GUS染色鉴定和PCR检测。研究结果如下: 1、优化了苹果品种‘凉香季节’的离体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三种不同启动子调控的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S1S2S)基因分别导入‘凉香季节’中,获得转化植株。研究结果表明:‘凉香季节’组培苗叶片基部最适宜农杆菌的转化;叶片及组培苗卡那霉素选择压分别为15mg/L和25mg/L;抗生素Cb较Cef抑菌效果更好;GUS染色呈阳性的转基因苹果株系经PCR扩增,得到三种载体共有7个株系呈阳性(其中AG208有2个株系;AG206有3个株系;AT110有2个株系),初步证实S1S2S基因已整合到苹果‘凉香季节’的基因组。 2、应用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对苹果‘红爱佳’进行S1S2S基因转化。利用gus基因瞬时表达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处理时期、处理功率、外植体类型的处理和农杆菌悬浮液中As浓度对S1S2S基因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杆菌浸染‘红爱佳’叶片4min后,用功率为90W的超声波处理30s,然后接种于再生培养基上共培养3天,能获得最佳的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最佳处理条件下转化约600个‘红爱佳’叶片,共得到138个抗性愈伤组织和11株抗性苗,转化率为1.83%。 3、以番茄品种‘江蔬1号’为试材,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70%酒精和20%次氯酸钠溶液的不同时间处理组合对其种子表面消毒效果和萌发的影响及不同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及其浓度组合等因素对番茄子叶再生的影响。用农杆菌介导法将S1S2S基因三种载体分别导入,并获得了相应的卡那霉素抗性苗,对其进行了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及PCR检测。研究结果表明:70%酒精处理50s后,再用2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江蔬1号’获得98%的萌芽率;不同的番茄品种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的分化率存在着显著差异,适于‘江蔬1号’子叶再生的培养基为MS+ZT0.5mg/L+I从0.3mg/L,Ms+NAA0.5mg/L为其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对‘江蔬1号’进行农杆菌转化后获得了转基因株系(AG208有71个株系、AG206有55个株系、AT110有39个株系),PCR检测后得到AG208和AG206各有1个株系呈阳性。
其他文献
西瓜是世界十大果品之一。我国西瓜的栽培面积及总产量均居世界之冠,占全世界的2/3强。因此我国堪称世界第一西瓜大国。虽然我国的西瓜产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满足了市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蔬菜种类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萝卜以其膨大的肉质直根作为主要的食用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