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科学思维作为物理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教育与学生智力、能力发展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每个人的科学思维能力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显示出较为稳固的个体差异。因此,正确认识思维的发展结构,了解高中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发展趋势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对高中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笔者首先基于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思维能力表现框架,对科学思维所包括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现指标划分,从而直观体现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水平。然后结合科学思维能力表现指标,对苏州市某校36名学生在高中三年不同时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了追踪调查,从而探讨高中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趋势。并对全体样本、性别分组和学习能力分组下,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各个指标上的能力表现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高中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高中三年间呈现线性增长的发展趋势;男女生的能力发展存在差异,男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初始平均值高于女生,但是经过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女生能够不断进步并赶超男生;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始终处于较高的科学思维能力水平,而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生,其科学思维能力发展十分不稳定,但在高三有明显提高。本文根据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发展趋势,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培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