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结构仿真反馈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土工程是界于土木工程和工程地质学科间的边缘科学,是建立在土力学、岩石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将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一起,去认识和解决土体和岩体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由于岩土介质材料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岩土工程结构复杂多样、影响因素多,许多方面甚至在认识上还存在不足,因此岩土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热门的课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近年来水利水电、铁道交通、海洋开发、矿山开采等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摆在岩土工程师们面前。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岩土工程的数值计算方法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程实践表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可以对地下工程、边坡、大坝、地面建筑等进行应力、位移和破坏分析,并用于设计。岩土工程科学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定量分析水平有了快速提高,以至一些学者认为岩土工程已经从“艺术”阶段走到了“技术”阶段。数值计算中,准确地描述岩土体特性的力学参数及本构模型和初始构造应力等成为影响计算精度,甚至是计算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参数给不准”和“模型难确定”已成为岩土力学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瓶颈”问题。 因此,本文围绕国内几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一些关于岩土结构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岩土工程结构数值仿真反馈分析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和认识。最后还研制了功能较全、分析能力较强的仿真反馈分析系统,并在一些重大工程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全文共分9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综述了岩土结构数值方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和反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岩土工程仿真反馈分析中几个问题。据此,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探讨了一般的岩土结构力学模型,包括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弹粘塑性本构模型、剑桥模型,以及岩体结构面、接触面及锚固支护措施的模拟模型。针对加锚节理岩体的加固机理及特点,研究了加锚节理岩体力学模型。对于节理岩体的断层、节理裂隙等结构面以及锚杆等加固支护措施,应用该模型既可以离散模拟以研究关键部位的应力及变形性状,也可以等效模拟以宏观掌握加固体及薄弱面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模型比传统的力学模型具有显著的优点。 第3章从岩土工程的控制方程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岩土工程的一般有限元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又称荧光定量PCR,1994年由日本科学家Higuchi提出。当时因为想实时地看到,PCR反应的整个过程,就在普
该文从镂空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美学特征入手,分析镂空包装设计中的装饰图形、语言文字、色彩对比、材料选择,体现出镂空元素独特的艺术美学,并以熏香包装设
反射地震学是以观测的地球物理场数据研究地下地质构造、反演地下岩石物性参数为主要目标,进而分析地球内部地质演化历史的一门探测性科学。地震偏移成像技术作为反射地震的关
采用低温氢氧化钠-尿素-硫尿水溶液体系溶解木质纤维素,研究纤维素在高温高压下不同保温时间对纤维素在碱液中溶解度的影响,并测定纤维素的聚合度。结果发现,高温高压反应在
本文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成藏动力学理论,采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前人关于前陆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勘探成果,通
主要介绍如何用C++Builder为VC所写的DLL生成静态输入库并进行隐式调用,并简单介绍了相反的调用过程.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询容广泛、言简意赅、生动优美,是学习和掌握经典、地道的英语以及了解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情况一个不可忽视的“窗口”。
本论文以流体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储层演化逐次开展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追溯油气运移途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研究主体区缝洞系统
锚杆—围岩结构系统的低应变动力响应理论是锚杆锚固系统应力波测试方法的理论基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弄清锚固系统动测机理以及建立锚固体系损伤诊断和锚固质量评价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