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动态性对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以江西省代表性工业园区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814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转移,将加快承接转移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建立开放性、互动性的产业结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危机以来,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省份产业转移趋势日益凸显,长江经济带建设也为东中西部梯度转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在对江西省全省工业园区整体发展态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被调研的24家工业园区中的46家样本企业产业转移状况和8家代表性工业园区主要产业结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试图找出今后江西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选择的重要着力点,并提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献论著,提出本文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其次,在对江西省全省工业园区近年来发展情况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以代表性工业园区为例,对46家样本企业承接产业特征、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再次,对研究样本园区转入产业与承接地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以及园区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做出初步判断,并以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区为研究案例对产业转移的动态变化做进一步分析。  最后,为加快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政府、企业方面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室内外局域定位技术,包括蜂窝移动网、电视广播信号网、无线局域网、ZigBee和UWB等,虽然发展历史尚短,但是这些局域定位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呼叫救援、环境监测、目标跟踪、
从1993年公开发表的第一个矢量地图水印算法开始,用于GIS矢量数据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算法大量涌现。虽然这些算法在促进GIS矢量数据版权保护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设计者
地名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符号,具有可视又可悟的文化特征。地名的研究由来已久,在地理学界逐步得到重视,地名文化研究为区域文化和发展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佛山自然地理环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城市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自产业革命以来,城市经济结构重组、社会结构转型和城市郊区化导致城市衰退。城市滨水区的更新开发契合时代
本研究根据成都平原稻作区重金属污染(锌、铬复合污染)特点,在人工培育的锌铬复合污染土壤上加入五种改良剂(麦秆,油菜秆,兔粪,石灰和过磷酸钙),每种改良剂设高用量(麦秆,油菜秆和兔粪各为10g/kg,石灰为1g/kg,过磷酸钙为8g/kg)、低用量(麦秆,油菜秆和兔粪各为5g/kg,石灰为0.5g/kg,过磷酸钙为4g/kg)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入改良剂后(种植水稻前)土壤pH值、有效态锌、
地下水是我国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峻
基于遥感影像的建筑物提取是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但传统的提取算法在人力和时间上耗费巨大,该课题研究成果能够高效地排除影像中的冗余信息,使后期提取算法大幅减少计算空间和时间开销,为及时提取和更新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借鉴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多边形超像素、候选目标检测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多边形超像素的候选建筑物检测方法。本文研究工作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首先,与以往建筑物检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