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清胰汤改善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炎症反应及肠道通透性功能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 S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常规治疗组(ANP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清胰汤治疗组(B组)。采用从胰腺被膜下多点缓慢均匀注入一定剂量的3.8%牛黄胆酸钠(0.5ml/100g),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每组再随机分为24h、48h、72h组。各组于]2h后给于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肠内营养后则根据大鼠体重给于2次清胰汤(2.5ml/100g),ANP组和S组则根据大鼠体重给于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建模后24h、48h、72h时间点处死大鼠,通过腹腔动脉采集血标本,送检血淀粉酶;部分血清标本保存于-80℃,进行以下检测:(1)血清IL-6水平(2)血清IL-10水平;部分行血浆D-乳酸水平检测。结果:(1)血清淀粉酶:与S组相比,ANP组和B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ANP组血清淀粉酶水平24小时达高峰,B组则48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B组与ANP组比较,在72h时间点显著降低(P<0.01)。(2)血清IL-6水平:与S组相比,ANP组和B组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ANP组血清IL-6水平逐渐升高,72h时间点达高峰;B组血清IL-6水平于24h时间点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与ANP组比较,72h时间点差别有显著统计性意义(F<0.01)。(3)血清IL-10水平:与S组比较,ANP组和B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各时间点IL-10水平逐渐升高,72小时达高峰;与ANP组比较,48h时间点B组IL-10水平升高(P<0.05);72h时间点B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4)血浆D-乳酸水平:与S组比较,ANP组和B组血浆D-乳酸水平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72小时达高峰;与ANP组比较,B组血浆D-乳酸水平在72h时间点显著降低(P<0.01)。(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6水平和肠道通透性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清胰汤可能通过两点来早期改善大鼠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1)降低血清IL-6水平降低炎性损害(2)上调血清IL-10水平。清胰汤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改善炎症反应及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