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K4在小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及铅诱导的神经元死亡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免疫荧光、免疫沉淀、海马脑片场电位记录等技术研究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K4在不同发育期小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中的不同作用,以及cyclinD1/CDK4/p—Rb信号参与了铅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过程,并探讨了其可能涉及的上游信号通路。技术和方法:脑片场电位技术,免疫荧光,免疫沉淀,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实验结果: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K4在不同发育期小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中的不同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出生10天的小鼠海马CA1区,CDK4在锥体细胞的核中和胞质中都有分布,但核中分布较多;而在28天的小鼠海马CA1区,CDK4主要定位于胞质,甚至在树突中也有分布。用CDK4抑制剂处理的出生8-15天及21-35天的小鼠海马脑片中,都发现短时程突触可塑性(STP)的削弱。然而,在CDK4抑制剂处理的出生21-35天的小鼠海马脑片上,双脉冲异化(PPF)却没有明显改变。在小鼠海马CA1区用强直刺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TP)没有受到CDK4抑制剂的影响。我们还发现,在分别用CDK4抑制剂预处理两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海马脑片上,由代谢型谷氨酸一型受体的激动剂或低频双脉冲刺激诱导的长时程抑制(mGiuR-LTD)都受到了损伤。但是在21-35天的小鼠海马上,CDK4抑制剂引起的mGluR-LTD的损伤,没有在8-15天的小鼠海马脑片上引起的损伤显著。我们的这些结果表明:cyclinD1-CDK4复合物的表达和活化参与了小鼠海马CA1区短时程突触可塑性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依赖的LTD的维持过程,并且提出,在发育的不同阶段,cyclinD1-CDK4在小鼠海马CA1区突触传递功能中可能起不同的作用。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K4及其下游的p-Rb参与了铅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过程,并且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道介导的铅的神经毒性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并且铅是如何导致神经元死亡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我们应用免疫荧光以及免疫沉淀等方法在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上,研究了铅暴露引起的神经元死亡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K4,它的下游底物pRb,以及其特定的上游信号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AKT通路的作用。结果表明,铅暴露处理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会导致剂量依赖的神经元死亡。抑制CDK4的活性,会显著的降低铅诱导的这种类型的神经元死亡,但是这种保护作用是不完全的。另外,铅暴露处理后,cyclinD1的表达水平和pRb/p107的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升高。这种升高能够持续48小时,并且在72h后会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为了明确CDK4在神经元内的分布和表达,我们采用CDK4与神经元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双标记的方法。在对照组中,在神经元的胞质和胞核均有CDK4存在;在用铅离子孵育的神经元中,CDK4只分布于胞核中。并且多数CDK4和p-Rb阳性细胞与TUNEL阳性细胞共分布。加入PI3K的抑制剂LY294002(30μM)或wortmannin(100nm)能够显著的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另外,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后,抑制了铅暴露诱导的cyclinD1的表达水平和部分p-Rb/p107的表达水平的升高。以上结果表明,cyclinD1/CDK4/pRb信号通路参与了铅诱导的神经元死亡过程,并且铅离子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从而诱导cyclinD1和部分p-Rb的表达。
其他文献
蛋白质最重要的两类生物大分子之一,是生物体几乎所有活动的承担者,如生化反应的催化酶,呼吸系统中的血红蛋白,免疫系统中的抗体等等。生物体几乎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要想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离不开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多数天然蛋白质在生理条件下都会折叠成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空间结构,蛋白质结构构象多样性导致了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所以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是功能研
本论文的工作重点包括:人类MAPKs家族激酶MEKK3的N端PB1结构域的克隆,表达,纯化并用核磁共振的方法解析了溶液中MEKK3 PB1结构域的结构。在结构解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MEKK3 PB1中存在着有趣的脯氨酸顺反异构现象。基于结构,我们研究了MEKK3 PB1与其下游激酶MEK5的N端PB1结构域的相互作用。我们的另一项工作是解析了人类Mog1蛋白的溶液结构;并初步研究了其与核转运蛋白
学位
阿克苏地区核桃栽培面积达16.25万公顷,总产量53.5万吨,良种使用率达80%以上,核桃是阿克苏地区第一大林果树种,是农民收益的主要来源,但部分核桃园存在管理不善、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果园产量低、果品品质差。本文分析早实核桃低产原因,对产量低、品质差、结果晚、甚至不结果的低产树、实生树、郁闭园、树形紊乱的低产园进行品种改接、疏密,通过加强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树形改造等技术措施,达到丰产优质、
在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普适的统计势函数来评价蛋白质局部结构和局部序列之间的相关性。首先我们对天然蛋白中所有的五个残基长度的片段进行分簇。这个分簇是基于残基片段的构象(局部结构字母类型),二级结构类型及溶剂可接近性来进行的。然后对于每一个簇,可以统计得到其天然的氨基酸概率分布。根据这个氨基酸概率分布,我们可以得到给定结构下其序列的统计势。这个氨基酸概率分布,也可以通过使用数据集片段逐个匹配的方法来
(Ⅰ)破骨细胞是负责骨吸收的主要细胞。它的分化和成熟需要M-CSF(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和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介导的信号通路网络。酪氨酸激酶Src,它参与了M-CSF和RANKL介导的信号网络,对破骨细胞的功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破骨细胞刺激因子(OSF)
腺苷酸激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参与细胞内能量和核苷酸代谢。它们催化可逆的磷酸转移反应,将三磷酸腺苷酸或鸟苷酸上的γ磷酸转移到单磷酸腺苷酸上,该反应需要镁离子的辅助。腺苷酸激酶属于单磷酸核苷酸激酶家族,该家族还包括鸟苷酸激酶,胸腺嘧啶激酶,和鸟嘧啶/胞嘧啶激酶。所有这些酶有共同典型的α/β折叠,其中α-螺旋包围着以β-片组成的核心,氨基端有共同的磷酸供体结合的P-loop。所有的腺苷酸激酶由三个结构
(Ⅰ)Poly(A)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的mRNA3’端,并且影响着mRNA几乎所有的代谢活动:转运、翻译和降解。目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Poly(A)结合蛋白,它们分别是细胞质中的PABPC和细胞核中的PABPN1。PABPC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中,具有起始翻泽和调控RNA降解的功能。在其N端具备四段高度保守的RRM(亦称为RBD),RRM1和RRM2分别与RRM3和RRM4非常类
作为X射线波段的一种重要色散元件,金透射光栅主要用于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实验中的等离子体诊断,以及X射线天体物理研究的高能透射光栅光谱仪中。使用全息光刻技术制作金透射光栅工艺复杂,尤其是制作具有高线密度的自支撑金透射光栅。因此,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十分必要。本课题的目的是要掌握软X射线透射光栅的制作工艺,并制作出高线密度自支撑金透射光栅。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全息光刻制作光刻胶
本论文研制了一套金属原子束流源装置,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进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快电子碰撞研究。重新设计改造了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的多道数据采集系统,并利用多线程技术解决了原有采集系统在高计数率条件下会丢失数据的问题。利用快电子能量损失谱方法研究了锂的内壳层激发自电离态和一氧化碳价壳层跃迁的振动态。在锂的自电离态的研究中,观测到两个光学禁戒跃迁,并研究了1s(2s2p~3P)~2P~0与
学位
过渡金属氧化物是凝聚态物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包含了丰富而奇异的物理现象,如铜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锰氧化物的巨磁电阻等等。由于这些奇异的现象中蕴涵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其深刻的认识和科学的利用将为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物质财富的积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些奇异的现象背后的本质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理论,因而,对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在本论文中,我们对Ru基磁性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