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樱桃亚属(Cerasus),其果实内含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营养价值极高,成为我国栽培和消费增长最快的水果之一。但新鲜的甜樱桃果实极易遭受真菌侵染,由真菌病原体引起的腐烂给全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甜樱桃真菌性病害研究尚少,且对病害的防治策略尚不明确。本文将研究山西省甜樱桃果实采后病原真菌的种类及防治方法,为甜樱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对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有明显病症的甜樱桃果实进行收集,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和纯化病原真菌,通过回接实验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在形态学基础上,结合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甜樱桃病原菌的生物学分类;其次,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丙酮酸乙酯对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不同浓度的丙酮酸乙酯处理下菌丝生长量的变化;最后,通过对孢子的萌发、菌丝生长、细胞壁和质膜的完整性、丙二醛(MDA)、胞内活性氧(ROS)进行测定,来探究丙酮酸乙酯对病原真菌的抑制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从甜樱桃病果上分离筛选出两株病原真菌,经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将两株病原真菌回接到健康樱桃上进行致病实验。结果表明: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均是引起山西省甜樱桃采后腐烂的病原菌。2.丙酮酸乙酯可抑制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的菌丝生长,降低孢子的萌发率。丙酮酸乙酯对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 mg?L-1,最低杀菌浓度为50 mg?L-1;对葡萄孢属(Botrytis sp.)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 mg?L-1,最低杀菌浓度为50 mg?L-1。3.甜樱桃采后贮藏期间,丙酮酸乙酯显著降低由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引起的青霉病和灰霉病的发病率。实验结果表明:第3、4、5和6 d,接种用无菌蒸馏水预处理6 h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的樱桃果实的发病率分别为80%、90%、100%和100%;73%、77%、90%和97%,而接种用25 mg?L-1丙酮酸乙酯预处理6 h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的樱桃果实一直未发病。4.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丙酮酸乙酯对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孢子萌发及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在pH 2时,无论对照组还是处理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的孢子几乎不萌发,在pH高于3.5时,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的孢子开始正常生长。因此,在丙酮酸乙酯控制甜樱桃果实采后病害的研究中,pH应是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5.丙酮酸乙酯对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抑制机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25 mg?L-1丙酮酸乙酯处理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分生孢子的细胞壁、细胞质膜与对照组相比更不完整。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用无菌蒸馏水处理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的孢子细胞质组织有序,有完整的线粒体和中央液泡等细胞器,而丙酮酸乙酯处理后的孢子的细胞质组织紊乱,细胞内容物泄露,并最终使细胞空泡化。在本研究中,25 mg?L-1丙酮酸乙酯处理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 sp.)的分生孢子R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用丙酮酸乙酯处理后的孢子中检测到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