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村镇医疗体系正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对村镇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扶持和推进,作为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乡镇卫生院也在不断建设和发展中。但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因素的限制,它的发展仍存在建设不足、设施老旧、技术落后等关键问题,这在气候严峻的严寒地区则更为突出。如何科学有效地挖掘出影响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以推进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发展是本文的重要出发点。综合评价是研究多因素影响下的对象在各个因素方面具体表现的良好方法。目前学术界对于乡镇卫生院的评价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领域,评价的侧重点也多为卫生服务、医疗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在建筑领域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专门针对严寒地区的则更为缺乏。另外国内外村镇医疗模式发展的不同决定了国外相关评价体系在我国乡镇卫生院建筑评价应用的“水土不服”。因此作为新医改的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对于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综合评价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于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综合评价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深入思考本研究课题,通过对各类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以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综合评价等名词为切入点,界定其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结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解读,挖掘出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的评价内涵,即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应急能力及气候适应性。其次对于综合评价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各环节使用的方法体系的整理与分析,为后期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综合评价奠定理论基础。总结分析建筑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依据及国家现行政策法规,并从建筑学的视角对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综合评价的三大内涵展开论述。再次通过对现有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研究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调研方案,从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应急能力及气候适应性三方面对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等展开实地调查,并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现状问题,为指标因子的提取提供实践依据。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针对实际调研案例进行综合评价。在新的时期,基层医疗卫生的新发展必然会带来对建设的新需求,本文在研究其满足基本卫生医疗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应急能力及严寒气候适应能力方面的评价,在满足发展新需求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找出限制性因素,对严寒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及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