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分复用的PD雷达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雷达系统以其高精度、强抗干扰性、高稳定性等特点成为了新一代雷达体系的发展方向,在军事、民用方面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基于FPGA+DSP平台的雷达信号处理器,不能满足弹载雷达低功耗、小型化的要求,同时所需的成本也比较高。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单个芯片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比传统的FPGA+DSP平台处理速度更快、面积更小、功耗更低、可靠性更高,并且易于大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因此有必要采用ASIC技术实现雷达信号处理器的设计。本文基于雷达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主要研究了脉冲多普勒(PD)雷达信号处理器的设计及其ASIC实现。首先对PD雷达信号处理流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数字下变频(DDC)、脉冲压缩(PC)、动目标检测(MTD)所采用的算法;其次分析了基于IP核设计的流水线结构PD雷达处理器的特点,虽然基于IP核的设计缩短了开发周期,且流水线结构的数据吞吐量大,但是由于PD雷达是间歇性工作的,对于发射信号、接收信号、切换相干处理周期(CPI)这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只有一个IP核处于工作状态,导致硬件资源利用率很低,针对该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时分复用的处理器结构,根据脉冲压缩长度64~1024和脉冲积累个数8~64可配置的要求并结合各个处理流程的运算特点,分析各个时间段所需要完成的运算量及所需的硬件资源,并完成模块的划分、设计与实现;最后,对本文的设计进行功能验证、电路实现及一致性检查。本论文采用Matlab和Modelsim搭建验证平台,对PD雷达信号处理器进行了功能验证,在不同配置模式下,将雷达信号处理器各个处理过程包括DDC、PC、MTD的处理结果与Matlab模型各个处理过程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出两个运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其相对误差值为10-4数量级,该精度符合雷达信号处理的要求,说明电路的功能是正确的。本文使用Synopsys公司的综合工具Design Compiler,采用芯原公司0.1版本的SMIC 0.13μm标准工艺库,完成了所设计的PD雷达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电路实现,该PD雷达信号处理器的工作频率为200MHz,该频率下处理器能实时的完成所需的信号处理,处理器的面积为8858093.855μm2,整个处理器的设计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节省了PC IP核和MTD IP核的面积,整体的面积减少了17%。最后通过Formality软件进行了形式验证,确保综合后的门级网表和RTL级代码设计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论文在熟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涉及到运动目标的检测、实时运动目标的跟踪以及实时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实验系统的组建三方面的研究内容。 在运动目标检测研究方面,首
电力线通信(PLC)技术可通过传输电力的相同路线传输数据,从而可为各种应用提供低成本通信介质,该技术也可以用于同轴电缆、电话线等媒体来传输。PLC通过取消设备互联所需的其他
本文以提高数字图像水印的鲁棒性作为研究目的,介绍了数字水印系统的原理、基本框架、攻击与性能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基于图像特征的数字水印算法,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三代像增强器是增强微弱光学图像的真空成像器件,是微光夜视技术的核心器件之一,应用领域广泛。由于GaAs外延材料生长及阴极组件研制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对三代微光像增强器的
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约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质是发生糖基化的,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蛋白质糖基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糖基化的形成由细胞内的糖基转移酶和其他转运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