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烯添加对高温高压下纳米聚晶金刚石的合成与性能影响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石材料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材料。自然界中的金刚石为单晶,存在着各向异性,导致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限制。在应用领域,大块单晶金刚石生产周期长,造价高昂,加工困难。聚晶金刚石因高韧性,无方向性,无解理面,可大块制备且便于加工等单晶金刚石不具有的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工业上的聚晶金刚石通常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添加烧结助剂与金刚石粉进行烧结制备,但其硬度较单晶金刚石有显著降低。纳米聚晶金刚石具有与单晶金刚石相似的硬度,其各向同性使其在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应用。但是纳米聚晶金刚石的合成需要极为苛刻的高温高压环境,阻碍了其在工业上的批量生产。工业上的高温高压环境产生一般依靠国产铰链式六面顶压机,达不到合成纳米聚晶金刚石的温压条件。纳米聚晶金刚石材料的生产目前还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在实验室中高温高压环境的产生一般依靠大腔体压机。在本工作中,我们首先实现了超越了常见商用Walker型大腔体压机的压力极限,通过对大腔体压机多级加压装置中的不同二级压砧材料的物性分析,选取晶粒尺寸小,粘结剂少,硬度高的二级压砧,同时在其基础上进行结构升级,在二级压砧的截角处增加了1°的倾斜面。通过对二级压砧的升级与改进,我们成功在Walker型大腔体压机中突破了商用型号达到的压力极限25-27GPa,实现了34.5GPa的超高压环境的产生。使用自行设计的二级压砧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我们制备了由富勒烯添加剂与纳米金刚石粉末烧结形成的纳米聚晶金刚石,实现了无杂质元素的全碳纳米聚晶金刚石的合成。并且系统研究了不同添加量对制备的纳米聚晶金刚石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维氏硬度测量等表征,发现了适量的富勒烯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烧结获得的纳米聚晶金刚石硬度,最高维氏硬度可达到145GPa,超过了最硬的单晶金刚石IIa型,略高于石墨合成的纳米聚晶金刚石。这主要可能是由于富勒烯在高温高压烧结过程中改善了纳米级金刚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应力与结构转变,并增强了纳米晶界面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其硬度。通过添加较软的sp2碳富勒烯使其在烧结过程中减少纳米金刚石应力分布并增强晶界作用,合成的纳米聚晶金刚石的力学性能可以媲美石墨合成的纳米聚晶金刚石,为合成其它共价键化合物的途径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更低的温压条件实现纳米聚晶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其他文献
城市工业化发展易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为查明河套平原某典型工业城市城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赋存状态和风险状况,本文在该市不同功能区采集土壤样品52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分析技术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和赋存形态量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
近年来,六方氮化硼(h-BN)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吸引了许多物理工作者的目光。关于高质量薄膜材料的生长和性能开发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h-BN薄膜的制备工艺多种多样,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两大类,如何制备大面积的厚度、结构、结晶度和纯度均一可控的h-BN薄膜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得到理想的h-BN材料是下一步应用和开发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六方
为了解铜陵市村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在顺安镇、钟鸣镇和义安经济开发区大致均匀布设67个采样点位,采集表层土壤样(包括地表灰尘和河道沉积物),通过测试Cu、Zn、Pb、Cr、Cd、As和Ni等重金属含量及土壤pH值,剖析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并解析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呈弱酸性,土壤重金属Cu、Zn、Pb、Cr、C
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电源蓄电池的维护要求及现状,介绍了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蓄电池进行远程运维的方法,并提出了维护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探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LA)在茶树幼苗响应干旱胁迫时对茶树叶绿素合成和荧光特性的调控机理,以舒茶早为试验材料,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喷施5-ALA进行处理,检测茶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一步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外源5-ALA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缓解了最大荧光(Fm)、PSⅡ实际
金刚石是一种拥有着多种优异性能于一身的超硬功能材料,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它拥有着耐强酸强碱,高透光性等特性,并且拥有着自然界最大的莫氏硬度和超高的热导率,目前为止我们都无法找到一种能与金刚石相媲美的材料。纯净的金刚石不仅能作为特殊的功能材料,更是作为珠宝而被大众所熟知。并且金刚石通过掺入一些特定元素,可以制作成为半导体材料,其具有的高频率,高功率,高耐热性,高热导率,高载流子迁移率使得金刚石被认为是
引力不稳模型可以解释在原行星盘中气态巨行星的形成。根据引力不稳模型,在原行星盘中,引力不稳有可能引起原行星盘的碎裂,使得盘子内部形成受自身引力控制的团块,这些团块经过进一步演化而形成气态巨行星。行星形成的过程只能发生在原行星盘中的碎裂区域。引力不稳模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原行星盘能否碎裂或者碎裂在何种条件下能发生。Tang&Jin(2019)指出过去的研究中所采用的碎裂条件是不完整的,有两个因素必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是一种典型的层状材料,其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会表现出优越的光学、电学性能,并且TMDs可有效克服石墨烯电子带隙为零的缺点,在光电子器件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受层间弱相互作用的影响,TMDs可具有不同的堆垛方式,晶体结构的差异促使其电子结构发生半导体到导体,甚至超导体的转变。由于具有较高的热电转换效率、高的气体选择性,近红外区强吸收性、高的电子迁移率、高的可逆比容量和良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类别之一,最早规定于中共二大的《党章》,在党的会议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次党章对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召开时限、职权、代表来源等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有重要区别:二者地位、职权和任务不同,代表产生办法、结构和任期不同,召集方式和会议排序不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分别于1937年、1955年和1985年召开了3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