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体学是应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阐释文学内容和语体风格的一门学科。文学文体学是文体学的一个分支,是连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注重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表达以加强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为文学研究从主观性走向客观性搭建了桥梁。“文体”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文体的重现与否是文学翻译评价的重要标准。当代文体学家申丹教授把“文体(风格)”定义为“艺术或主题意义激发的选择”。她认为,文学文体学更适合评析小说翻译,尤其适合研究现实主义小说的文体风格在译文中的再现。《家》是巴金先生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著名翻译家沙博理先生,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将《家》翻译成英译本The Family,其译文“文体”的再现水准得到翻译界的高度肯定。本文运用文学文体学的理论,分别从文化载体词、叙述和审美三个层面深入评析英译本The Family对于《家》的文体风格传达。研究发现,沙博理的英译本The Family准确地再现了《家》的文体风格:第一,在文化载体词方面多采用直译或异化策略再现原文的文化信息。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沙博理灵活采用意译、套译和注解等翻译方法,最大程度地再现了文化载体词语的文体;第二,从原著的主题意义出发,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再现原文叙述层面的文体特点;第三,使用模仿和重建两种审美再现手段来传达原文中的美学信息。译文总体水准诚然极高,但是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译者对于原作中某些表达方式的理解仍存在不足,个别译文未能有效传达原著文体风格和艺术特色。本研究通过评析《家》在The Family的文体再现,希望促使广大翻译工作者重视小说原著中所蕴含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增强他们对文体技巧的意识,使用“等值”的语言形式,最大限度地传达原著的文体,从而实现“功能对等”,让外国读者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学作品的文体特色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