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滴撞击壁面的作用机理,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和医疗等相关领域,如:海水淡化中降膜蒸发、喷墨打印、涂料镀膜和喷雾冷却等。液滴撞击壁面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液滴的物性、壁面粗糙度、撞击速度、撞击角度、液滴与壁面间的相互作用等等。一般情况下,研究者通过无量纲量(We数、Re数、Ca数等)来粗略描述液滴的运动过程及铺展形态。切实有效地研究液滴撞击壁面后的运动形态与初始参数、固液作用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的预测液滴撞击壁面的发展过程,对实际应用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针对液滴撞击壁面后达到静止状态的铺展形态,本文建立了半椭球形液滴模型和球缺形液滴模型。通过对静止液滴中的微元体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了液滴表面张力和内部压力之间的静力平衡关系式。结合半椭球形液滴模型和球缺形液滴模型的几何关系,分别推导出了两种模型下液滴静态铺展半径与液滴密度、体积、表面张力系数和接触角相关的理论关系式。将求解理论关系式得到的液滴铺展参数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液滴模型能准确描述液滴的铺展形态。同时,将求解的铺展参数与商用软件Fluent中VOF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两者比较吻合。 本文还分别研究了半椭球形液滴模型和球缺形液滴模型的静态铺展半径的理论关系式,分析了液滴的密度、体积、表面张力系数和接触角对静态铺展半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下液滴静态铺展半径的影响规律一致。液滴的静态铺展半径,随着液滴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液滴体积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表面张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液滴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且静态铺展半径与初始速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