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关乎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民生问题是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主要涉及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的表现,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的。民生问题是一个深刻而永恒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民生问题并不是简单或纯粹的经济性社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深刻影响着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是孙中山先生民生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在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并不断完善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今天,解读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对它的思想渊源、形成及发展以及它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形势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党的领导,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力图以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为题,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参考有关专著,对邓小平的民生思想进行考察和分析,试图勾画出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其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进行客观的评价。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邓小平民生思想的渊源及形成。主要阐述了民生思想的渊源及其历史背景;第二部分,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总结、归纳、概述了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解决民生问题的原则,解决民生问题的价值取向及民生思想的特点等内容;第三部分,邓小平民生思想的时代价值。指出了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