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在临床上逐年增多。由于它损伤范围广泛,造成人体多脏器功能减退或衰竭,胃、肠、肺、肾、脑是主要的受损器官,而且其中毒机制未完全明确,至今无特效治疗,病死率很高。急性肺损伤是其主要死亡原因。本研究通过观察PQ染毒大鼠中毒表现、肺组织病理改变、体内过氧化物变化,探讨过氧化损伤在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丹参单体IH764-3对其保护作用,以便了解PQ中毒机制及寻求有效治疗药物。
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组)6只,单纯染毒组(B组)42只,丹参单体IH764-3治疗组(C组)42只,B组、C组一次性予PQ50mg/Kg灌胃染毒,A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自染毒后马上给予丹参单体IH764-3(40mg/Kg约1ml)腹腔注射,每日一次,直至处死;A组、B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取代丹参单体IH764-3腹腔注射,每日一次,直至处死。B组、C组分别于1d、3d、7d、14d、21d、28d、35d各取6只大鼠,心脏取血处死,留取血标本,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左肺部分取材分别行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及电镜检查组织超微结构,对照组(A组)6只行同样处理。
结果:①大鼠中毒表现:B组、C组大鼠在染毒后30min-2h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全身中毒表现,且在1-3d最明显;3d后中毒症状逐渐减轻。C组大鼠中毒表现(尤其是呼吸系统)较B组明显减轻。②B组大鼠体重于3d明显下降,与染毒前体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0.362,p<0.05)。C组大鼠体重于3d下降不明显,与染毒前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体重于21d明显增加,与染毒前体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8.294,p<0.01),与3d时体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8.656,p<0.01)。C组体重于21d明显增加,与染毒前体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4.280,p<0.01),与3d体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6.256,p<0.01)。③MDA:B组染毒后1d血清MDA含量急剧上升,以后各时段呈逐渐下降趋势。1d(4.14±0.52)、3d(3.82±0.61)和7d(3.66±0.65)时段与A组(1.02±0.4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10.696、8.453、7.944,p<0.01);14d、21d、28d、35d时段血清MDA与A组同时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6.011,p>0.05)。C组:丹参单体IH764-3明显抑制了PQ染毒大鼠血清MDA升高趋势,仅1d(2.37±0.25)时段与A组(1.02±0.4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段与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d(2.37±0.25)、3d(1.88±0.81)、7d(2.04±0.19)时段MDA较B组同时段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7.514、4.686、5.860,p<0.01);14d、21d、28d、35d时段MDA与B组同时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SOD:B组染毒后1d血清SOD活力下降,以后各时段呈逐渐上升趋势。1d(123.39±10.70)、3d(132.19±5.71)和7d(140.05±9.67)时段与A组(161.62±3.8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8.240、10.485、5.080,p<0.01);14d、21d、28d、35d时段血清SOD活力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丹参单体IH764-3增加了PQ染毒大鼠血清SOD活力,仅1d(138.61±5.66)与3d(146.48±6.74)时段与A组(161.62±3.8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8.247、4.784,p<0.01),其他时段与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d(138.61±5.66)、3d(146.48±6.74)SOD活力较B组为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3.080、3.963,p<0.01);7d(152.91±8.20)SOD活力较B组为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485,p<0.05);14d、21d、28d、35d时段SOD活力与B组同时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苏木素-曙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结果:A组肺泡结构清晰,肺泡壁完整,无肺泡壁增厚和充血,肺泡腔无炎性细胞浸润。B组1d和3d时出现明显的急性肺泡炎改变,如肺水肿、部分透明膜形成、弥漫肺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等;7d时仍以肺泡炎改变为主;14d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泡间隔纤维性增厚及纤维组织增生。C组早期也出现了上述表现,但程度减轻;后期有少量胶原纤维增生,较B组为轻。⑥电镜结果:A组肺组织超微结构无明显异常变化。B组3d可见到肺泡腔内有大量渗出液,内含破碎细胞器及红细胞,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受损,纤毛脱失,基膜断裂,14d可见到肺泡间隔增厚,内含大量增生、肥大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空泡化。C组病变明显减轻。
结论:①肺脏是PQ中毒的重要靶器官,PQ中毒造成了明显的肺损伤。②PQ灌胃染毒是制作肺损伤、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可靠方法。③PQ中毒早期(1-7日)MDA升高明显,说明早期过氧化损伤是PQ中毒致肺损伤的重要机制,丹参单体IH764-3能明显使MDA下降,证明其对抗过氧化损伤可能为其保护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