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气词“了”(目前学界一般将其称为“了2”)的习得一直是外国汉语习得者的难点。尽管对于“了2”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由于“了2”在英语中没有固定的表达形式,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习得者在习得“了2”的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尤为突出。故本文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力求找出“了2”在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的规律,并通过偏误分析,帮助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习得者有效地利用正迁移作用,自觉地克服负迁移作用,能够正确理解“了2”的语义、语气和用法,尽量减少和避免偏误的产生。本文在汉英对比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本文语料主要选自于英语原本和汉译本小说,与已有成果选择汉译英的语料相比,避免了“了2”在译成英语过程中语法意义和语气作用的丢失。第二,在分析语料时,本文根据语法意义对“了2”进行了分类,使分析更具有针对性;研究过程跳出已有成果已句子为单位的框架,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语篇的角度分析“了2”的语法意义和语气在英语中如何体现。本文旨在通过汉英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找出“了2”在英语中的表达特点、分析汉语习得者偏误特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两种分析结果,对语气词“了”的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教学设计。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选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综述、语料来源、界定研究范围,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第二章为“了2”的汉英对比分析,本章通过统计1697组英汉语料,对“了2”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包括时态、时间标志、交际双方关系特点、场合等方面。第三章为“了2”的偏误分析,本章通过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习得者作文中产生的偏误语料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出偏误类型及特点,进而分析总结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为“了2”的教学策略,本章根据前文对语气词“了”的汉英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针对教材、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第五章为全文小结,阐述主要观点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