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了”的汉英对比及偏误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气词“了”(目前学界一般将其称为“了2”)的习得一直是外国汉语习得者的难点。尽管对于“了2”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由于“了2”在英语中没有固定的表达形式,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习得者在习得“了2”的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尤为突出。故本文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力求找出“了2”在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的规律,并通过偏误分析,帮助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习得者有效地利用正迁移作用,自觉地克服负迁移作用,能够正确理解“了2”的语义、语气和用法,尽量减少和避免偏误的产生。本文在汉英对比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本文语料主要选自于英语原本和汉译本小说,与已有成果选择汉译英的语料相比,避免了“了2”在译成英语过程中语法意义和语气作用的丢失。第二,在分析语料时,本文根据语法意义对“了2”进行了分类,使分析更具有针对性;研究过程跳出已有成果已句子为单位的框架,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语篇的角度分析“了2”的语法意义和语气在英语中如何体现。本文旨在通过汉英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找出“了2”在英语中的表达特点、分析汉语习得者偏误特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两种分析结果,对语气词“了”的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教学设计。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选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综述、语料来源、界定研究范围,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第二章为“了2”的汉英对比分析,本章通过统计1697组英汉语料,对“了2”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包括时态、时间标志、交际双方关系特点、场合等方面。第三章为“了2”的偏误分析,本章通过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习得者作文中产生的偏误语料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出偏误类型及特点,进而分析总结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为“了2”的教学策略,本章根据前文对语气词“了”的汉英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针对教材、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第五章为全文小结,阐述主要观点及不足。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加高尔夫运动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高尔夫运动作为传统的贵族式运动正逐渐向平民化方向发展,也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新兴第三产业.
步入21世纪,为了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要求,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改革热潮,课程领导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地位和难以取代的作用,课程领导对成功的课程发展和实施起着重要
<正>现代苹果采后贮运保鲜技术,严格地说涵盖了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及冷链物流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构成现代苹果保鲜技术体系。当今世界苹果生产强国如波兰、美
新媒体格局下我国国际传播力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传播力的提升是公共外交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基于我国现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旨在为提高我
对大口径离轴非球面进行零位补偿检测时,投影畸变过于严重的区域会由于干涉条纹密度过大而无法检测,从而使加工难以进行。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相对畸变参数定量描述投影畸变,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的,进入90年代以后,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将语言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分析话语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旨在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
本文概述了柯达伊教学法的形成与基本教学法,并就当前我国中小学的音乐基础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延伸论述了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与我国音乐"新课标"改革理念的契合性,
本文结合钢轨闪光焊接头整体性能试验,对影响接头性能的灰斑缺陷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Mn含量钢轨闪光焊接头性能与灰斑的关系,对灰斑中非金属夹杂物成分、含量进行
本研究首先通过韩汉韵母分类比较得出汉语及其对应的韩语韵母相似度的区别。根据得到的结果,笔者推测出相似度小的单韵母e[γ]、e[ε]、o[o]及用韩语标记时为两个音节的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