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 1,FSTL1)在正常大鼠及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的坐骨神经干、背根神经节和脊髓灰质前角的表达,初步探讨FSTL1与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的关系。方法:3月龄,250-300g,雌雄各半正常SD大鼠30只,随机分5组,对照组6只不做处理,实验组24只制作左侧坐骨神经横断损伤后端端吻合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术后2天、7天、14天、28天组,每组6只。按照预定的时间取材制作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和脊髓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损伤端病理形态改变,采用FSTL1免疫荧光检测FSTL1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以及ATF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和FSTL1双重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FSTL1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灰质前角表的达分布,使用Image pro-plus 6.0软件对典型荧光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对应图像积分光密度值(IO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神经损伤端HE染色结果表明神经损伤远端发生华勒变性,损伤近端轴索变性比远端程度轻;(2)FSTL1蛋白在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神经基膜管等间质组织中表达。坐骨神经损伤后第2天FSTL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14天和28天组中FSTL1表达较对照组下调,其中第14天、28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TF3标记背根神经节损伤神经元细胞核,共定位显示FSTL1定位分布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核周胞质及胞外间质,FSTL1在小直径神经元中高表达,在大直径神经元中低表达。坐骨神经损伤后第2天FSTL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损伤后第7天、14天和28天组中FSTL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FSTL1分布于脊髓灰质前角外侧核团运动神经元胞体、突起及突触外间隙。坐骨神经损伤后第2天FSTL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损伤后第7天、14天和28天组中FSTL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TL1在大鼠坐骨神经干、背根神经节和脊髓灰质前角等部位广泛表达分布;FSTL1在坐骨神经损伤后,在早期呈上升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可能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