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渡槽结构半主动控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nlong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渡槽结构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重要水工构筑物,对地震作用下的渡槽结构进行减震控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南水北调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简支梁式渡槽进行了半主动控制研究,选用新型智能材料磁流变阻尼器,围绕着“半主动控制的方法、半主动控制装置的布设位置、半主动控制装置对于渡槽结构的适用性”这个研究主体,“碰撞效应、流固耦合效应”两个影响因素展开系列研究,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对渡槽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单元类型、模型建立及推导过程进行了阐述,利用渡槽薄壁梁段单元建立渡槽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的渡槽结构地震响应仿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际算例与传统基于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比较。2.对渡槽结构的半主动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如何确定渡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优控制力,如何选择控制装置在渡槽结构中的最优安装位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结论。3.建立了考虑碰撞效应的渡槽地震响应模型,对渡槽纵向振动情况下相邻槽身间的相互碰撞进行动力反应分析,然后建立了同时考虑碰撞效应和半主动控制作用的渡槽计算模型,对碰撞现象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能够有效的抑制碰撞效应。4.渡槽结构涉及水体与槽身的动力耦合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问题,在地震作用下,水体的形态变化将影响渡槽的动力响应。本文建立了渡槽流固耦合动力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渡槽结构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减震半主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渡槽不同水位下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均能取得一定的控制效果。5.对渡槽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不用墩高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地震波输入方向下的所有工况进行了计算,研究了相对应影响因素对渡槽半主动控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对于各种情况下的渡槽地震响应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说明其对渡槽结构的适应性较好,此外,在工程应用中,还对墩高与减震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渡槽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主要创新点:1.现有渡槽减震多采用被动控制,针对被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将半主动控制理论引入到渡槽的地震减震控制中,并进行了分析论证;;2.将新型智能装置磁流变阻尼器引入到了渡槽的半主动控制当中,并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安装位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3.探讨了不同墩高、不同地震波输入对半主动控制减震率的关系,为渡槽抗震设计中墩高的设计提供参考;4.探讨了渡槽纵向振动中相邻梁间的碰撞效应,并利用半主动控制方法对碰撞效应进行了控制;5.探讨了渡槽横向振动中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半主动控制,对不同水位的渡槽动态响应半主动控制进行了计算研究。
其他文献
<正>我国的新生儿健康状况较前已有明显改善,但对一些较严重疾病的治疗方法有限,仍有部分患儿由于极度早产、多种先天畸形,以及并发症等死亡[1]。因此,对于许多患儿及其家庭
本文以通化市为例,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35项创建考核指标,结合创建工作进展现状,找出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存在差距,提出下一步重点攻关目标及对策,旨在
[摘要] 目的 探討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松质骨螺钉加自制小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科收治并需要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骨折类型按 Sanders 分型标准。微创组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松质骨螺钉加自制小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 16 例、Ⅲ型 10 例、Ⅳ型 4 例);对照组采用经传统“L”形切口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 14 例、Ⅲ型 9 例
随着邮轮业发展的迅猛趋势,符合邮轮行业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逐步加大。通过调研得知,大部分邮轮公司中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历教育的层次有本科、高职专科以及成人教育形式
目的:本研究基于iTRAQ标记技术筛选原发性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各4例以及正常对照者4例,采集唾液样本,提取唾液蛋
<正> 为满足我国新型发动机的急需,上钢五厂和六二一所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研制成功可在500℃下长期使用、综台性能良好的 TC11高温钛合金,并批量提供了各种规格的饼、环坯。
一个可行的全球化系统不仅需要不同国家间的内部联系,同时也需要进行国际一体化,这种一体化超越了由策划差异引起的经济差距,不可控的环境破坏和驯服式的社会剥脱。如果全球
过大的永久变形往往是导致堆石坝震害的主要原因。准确预测堆石体的地震变形在堆石坝的抗震设计中尤为重要。目前广泛使用的等价粘弹塑性模型对堆石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变形的
本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研究波浪对Ekman层能量输入的影响,二是评估波浪输运在Ekman输运中的作用。在第一部分,本文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在假设垂向涡粘系数不依赖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