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人员文献利用时间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信息环境和信息行为模式都发生巨大变化。科研人员期望在科研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网络便捷、高效、无缝地获得科研信息服务。面对新的服务环境和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地了解并掌握科研人员的信息行为模式,以便为科研人员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目前国内关于高校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研究,通常都是从信息行为的空间结构角度出发,调查科研人员对科技文献查询途径和利用习惯等。其研究结果解释了科研人员在查询和利用文献过程中的一般特征,但未从时间结构的角度剖析科研过程中科研人员对文献利用的时间分配情况。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文献利用时间的研究,可以窥见数字信息环境下科研人员文献利用行为的变化趋势,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数字信息化的文献服务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本文将尝试从信息行为的时间结构角度出发,剖析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利用文献信息的行为,探寻科研人员利用文献的时间变化情况。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科研人员文献利用时间的基本问题研究、科研人员文献利用时间的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一部分基于文献研究介绍了高校科研人员文献利用时间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综合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文献利用行为和文献利用时间相关的基本问题进行概述,并初步分析文献利用时间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对科研人员文献利用时间的分布展开实证调查并进行分析,了解科研人员文献利用时间的分配以及科研人员个体因素对文献查询时间的影响;第四部分综合调查结果,提出图书馆提升科研信息服务质量的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穆青是当代中国新闻战线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在长达60余年的新闻工作中穆青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体系,这些话语给中国的新闻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本文着重
本文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科技外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科技外交的概念内涵是科学技术与国际关系相互渗透融合的结合体,明确了科技外交概念的交叉性。英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科学方法论,从语义信息的生成机理及其在信息生态链条中的地位去理解语义信息,然后对其进行定义,强调语义信息是全信息的合法代表.讲座专家认为,语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