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yD88/NF-κB通路探讨温脾升阳法防治大鼠认知障碍的机理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及AD现代医学病理机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塑造脾阳虚证认知障碍大鼠模型,探讨脾虚状态下炎症及过氧化损伤与AD的关系,并以温脾升阳法调控脾阳虚证认知障碍大鼠的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从行为学、病理学、蛋白质组学等角度评价温脾升阳法防治AD的疗效机制,为中医学防治AD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采用3月龄的SPF级SD健康大鼠,雌、雄各30只。用分层随机法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组、脾阳虚证认知障碍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简称西药组)及温脾升阳益智方组(简称中药组)。用复合因素分两阶段塑造大鼠脾阳虚证模型:即前8天采用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的方法,后8天在此基础之上加伤阳药以塑造大鼠脾阳虚证模型。后将Aβ1-42寡聚体注射致大鼠海马CA1区来构建认知障碍模型。下一阶段为期4周,采用药物干预法:分别用温脾升阳益智方和安理申灌胃治疗,在治疗第4周,依次进行水迷宫适应性训练、定位航行实验以及空间探索实验,并对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价。随后取大鼠脑组织、海马及血液。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MDA、SOD的表达;用HE染色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用Western Blot及RT-PCR分别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的一般状态结果:脾阳虚证造模阶段结束后,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包括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下同)大鼠体重、肛温及游泳耐力明显下降(P<0.01)并伴随弓背、眯眼、精神萎靡,乏力懒动,大便溏稀等症状。2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2.1定位航行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减幅明显缩小(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的逃避潜伏期减幅显著增大(P<0.01);2.2空间探索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目标象限活动时间比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首次抵达平台耗时延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目标象限活动时间比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1),首次抵达平台耗时明显减少(P<0.01)。3形态学结果显示:经HE染色后的大鼠海马区,正常组大鼠神经元染色均匀、排列较整齐、数量多、细胞核似类圆状态且核仁较清晰。模型组大鼠神经锥体细胞数量呈减少状态、排列不规整、核仁固缩、细胞核深染等。与模型组相比,西药、中药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数目较模型组明显增多,但仍低于正常组,核染相对清晰且排列较整齐,细胞固缩坏死量减少等。4 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NF-α、IL-6、MDA的表达含量显著增加(P<0.01),SOD的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中药组TNF-α、IL-6、MDA的表达含量显著下降(P<0.01),SOD的活性明显增加(P<0.01)。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LR4、MyD88、NF-κB的蛋白表达含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中药组的TLR4、MyD88、NF-κB的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下降(P<0.01)。6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LR4、MyD88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中药组TLR4、MyD88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1脾阳虚状态下的大鼠脑组织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被激活,促使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大量促炎因子产生神经毒性,引起神经元功能破坏诱发认知障碍。2温脾升阳法可降低脾阳虚证认知障碍模型大鼠脑组织内炎症因子水平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延缓病情。
其他文献
目的:由于睡眠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临床上睡眠障碍类疾病也比较常见,随着时代更迭,甚至日益增多。而《内经》中营卫理论又与睡眠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对后世起着指导性作用。基于临床上对治疗睡眠障碍的需要,着手对各年代医家理论思想的整理,并思考探究营卫理论治疗睡眠障碍的诊治规律,以此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全面搜集和系统整理《内经》中及其注家及其他医家中营卫有关的内容,为从营卫理论治疗睡眠
当归四逆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但一直以来对于当归四逆汤方证的解释多停留于血虚寒凝,论述不细致,本文的目的在于重新梳理并深入分析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病机,组方机理及临床应用规律,补前人之不足。本文以宋本《伤寒论》及桂林古本《伤寒论》之当归四逆汤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古代及近现代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病因;第二部分研究病机,及其所属的病理产物及病位以完善病机全貌;第三部分分析条文症状
目的:本研究以中医气血理论为支撑,将糖尿病心肌病“气虚血瘀”病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应用高糖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构建糖尿病心肌病细胞模型,通过观察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研究该通路与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及益气活血法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复苏及传代培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及益气
《伤寒论》系统的论述了外感病的理法方药,形成了六经辨证体系,是后世医家尊奉诊治外感病的一般大法。六经辨证方法,是张仲景学术思想之精髓,研究者代不乏人。柯琴是清代著名伤寒学家,毕生研习中医经典古籍,对《伤寒论》有深入研究,以其著作《伤寒来苏集》最具代表性,其在六经辨证学术思想上多有创新,丰富发展了《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体系。在经过对大量文献的总结归纳发现,目前对柯琴六经辨证学术思想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
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通过观察Forskolin(c AMP激活剂)、PDTC(NF-k B抑制剂)、抑制剂H89(PKA抑制剂)和麻黄细辛附子汤对于变应性鼻炎大鼠p-CREB、AQP5、NF-κBp65表达的影响,深入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AR的作用中对p-CREB、AQP5、NF-κBp65表达的影响,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AR的作用机理,为阳气虚弱、水饮内停这一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机提供
目的:研制气滞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对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进行考评;为气滞证单一证候的研究提供参考指标,为气滞证患者的自我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相对准确统一的量化工具;为其它单一证候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研制总结经验与方法;为病证结合量表、证证结合量表提供特异性模块。材料与方法:参照FDA国际量表研制指南与课题组量表研制经验,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标准收集、教材梳理、患者访谈及议题小组讨论
目的:基于中医“气化”理论,探讨疏肝健脾方丹栀逍遥散对乳腺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丹栀逍遥散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观察丹栀逍遥散含药血清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制备丹栀逍遥散含药血清。将3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丹栀逍遥散组、西黄丸组,每组10只。丹栀逍遥散8.99 g·kg-1,西黄丸0.55 g·kg-1,空白对照组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丹栀逍遥散抗乳腺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揭示了丹栀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微环境的途径抗乳腺癌。材料与方法:6周龄SPF级BALB/c雌性裸鼠,适应性喂养7d后,将对数生长期稳转MDA-MB-231-GFP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接种的细胞个数为5×105个。建立肿瘤模型。将接种后的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栀逍遥散组(11.69g·kg-1)、西黄丸组(0.7
目的:观察以“肾络病”为组方原理芪蓟肾康汤对转基因IgAN小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体内)及对AngⅡ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FN及TGF-β1表达情况(体外),探求芪蓟肾康汤(低、中、高剂量)在不同时间点对IgAN疗效的差异性及其中药药效机制,验证科学假说“补、清、消”肾络理论正确性,挖掘IgAN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1.构建并评价转基因IgAN小鼠、分组情况及检测方法:体内实验中:构建
目的:本研究中,把舌象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辨识中医体质的结果作对比,探究中医体质与舌象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证明舌象辨识中医体质的可行性,并找到影响舌象辨识中医体质的相关因素。此研究可以为今后通过舌象来辨识中医体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医体质辨识这一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所有样本来自于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事先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自愿参与本调查的辽宁中医药大学大一及大二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