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居民日常出行行为和城市交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深入研究疫情期间居民的出行行为,基于疫情前后居民出行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分别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多项Logistic模型和混合选择模型,系统深入地分析个人属性、疫情属性、出行属性和潜变量等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出行频次选择以及出行行为改变的影响。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Likert5级量表、RP&SP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设计疫情前后居民出行行为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以及在火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收集线下问卷等方式,最终获取1111份有效问卷。随后进行问卷质量检验,并对疫情期间居民出行方式和出行频次选择的分布情况进行基本统计分析。(2)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出行者对疫情的感知严重性、认知、信任、感知效能等潜变量与保护动机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个人属性和疫情属性对潜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知效能直接影响保护动机,感知严重性、认知、和信任直接影响感知效能,进而间接影响保护动机。(3)构建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个人属性、疫情属性、出行属性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和出行频次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人、RP调查中居住县市区正处于中高风险或SP调查中设定疫情情景为高风险的出行者,在疫情期间倾向于选择慢行和私家车出行。女性、学生、家庭没有小汽车、采用慢行交通方式的出行者,在疫情期间出行频次倾向于小于1次/周。混合选择模型在传统离散选择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潜变量,提高了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对出行行为的解释程度。出行者保护动机越高,越容易选择慢行和私家车出行,出行者保护动机和感知严重性越高,出行频次越低。(4)构建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疫情风险等级下居民出行方式转移和出行频次减少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居民出行和公共交通运营的建议。结果表明高风险情景下的出行者发生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移和出行频次减少的概率更高。家庭拥有自行车数量越多、疫情期间出行频次越少的出行者越容易从公共交通转为慢行交通方式;家庭拥有小汽车数量越多的出行者越容易由公共交通转为私家车。出行目的为非通勤、疫情期间选择慢行、保护动机越高的出行者越容易减少出行频次。
其他文献
轻小型无人机已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为人们的安全问题带来隐患。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些针对无人机撞击头部的研究,但作为人体面积较大的胸部研究较少。另外,在无人机造成的事故中,成人与儿童胸部受到碰撞时有着不同的力学响应。因此,有必要开展无人机碰撞成人胸部以及儿童胸部所造成的损伤差异研究。本文首先探究了无人机对人体胸部损伤研究背景及现状,以及成人及儿童胸部损伤的主要研究方法、人体胸部损伤评价准则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行的养老政策为9073养老政策,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在自己家中养老,因此居家养老的普通住宅适老性亟需提高。目前传统住宅受限于其结构形式,适老性表现差强人意,而装配式住宅因体系分离的设计方法,以及高效集成的建造方式,在适老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目前对装配式住宅适老性的研究较少,仍然侧重于系统性设计和集成技术方面,装配式住宅在适老性方面的优势无法突出。本文首先通过对装配式住宅和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张拉膜结构建筑以其轻质高效的结构、自由灵活的空间、优雅的建筑形态等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在张拉膜结构建筑大量应用的背景下,国内建成的张拉膜结构建筑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结构设计不合理、空间使用效率低下、形态与环境协调性差等现象。为了更好地促进张拉膜结构在建筑中合理应用,为提高张拉膜结构建筑设计水平助力,本文从建筑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探索构建张拉膜结构建筑
证人证言是诉讼中的重要证据,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查明案件事实、防范冤假错案的关键。但在现实中证人往往因担心遭到打击报复而拒绝出庭。因此,开发一款提供对出庭证人信息保护的系统能够有效促进证人出庭作证,减轻法院工作人员负担,对于推进法院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法庭司法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目前证人出庭的制度和现状出发,分析了证人、法庭等不同方面用户的需求,设计了出庭证人的智能
联锁系统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关键技术装备。联锁仿真试验是联锁系统安全性验证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联锁仿真试验方法面临着效率低、通用性差、测试效果无法量化等问题。为克服传统测试方法的不足,亟需提升联锁仿真试验的自动化水平。测试案例的生成是实现联锁自动化测试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联锁测试案例自动化生成方法至关重要。论文采用基于模型的测试方法构建了以进路为单位的UML状态机模型,使用测试案例生成工具Par Te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由此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推荐系统可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由此缓解该问题。推荐系统中传统的协同过滤技术仅使用评分矩阵,而边信息的融入能为推荐系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于是融合多种边信息与评分矩阵成为流行趋势。在众多的边信息中,评论文本信息量较为丰富,能有效反映用户的兴趣偏好与物品的属性特点,因此基于评论感知的推荐方法成为现有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研究表明深
2μm激光在医疗、工业和军事等领域应用宽泛,作为3~5μm中红外超短激光的种子源,更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因此,本论文基于SESAM锁模器件,对Tm:YAP锁模激光器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Tm:YAP激光晶体的光谱特性和热学特性。针对Tm:YAP晶体热透镜效应,计算了不同泵浦光斑半径下,晶体热焦距随泵浦功率增加的变化情况。Tm:YAP晶体是各向异性介质,对比计算了三个晶轴的热焦距差距。(
近年来,火灾烟雾预警已经成为现代安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火灾烟雾预警与防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言,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和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任务中都展现出不俗的表现,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焰烟雾检测技术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通常来说,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焰烟雾检测模型而言,如何根据火焰烟雾的数据特点提取更具有判别性或
随着天地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低轨卫星网络因其广覆盖、低时延的特点,在实时通信、金融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各国正积极构建大型低轨卫星网络,例如Starlink。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低轨卫星的路由设计领域,而忽略了拓扑对星间组网效率和星间通信质量的影响。此外,大型低轨卫星网络中卫星数量众多,现有的星间拓扑构建方法并不适用。因此,本文在分析现有拓扑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卫星运行的周期性
几十年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但是与此同时千城一面的现象也越发明显,这使得各界人士对文脉传承问题有了更多关注和诉求。在强调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下,现阶段城市建设正逐步由增量建设转化为存量建设。在众多改造类的建筑中进行博物馆化改造的历史建筑是独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因为博物馆的性质加剧了改造后建筑双重身份的效果,它们除了本身作为历史建筑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