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门饰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ouxizhiw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同时也是地位、财富及文化品格的一种象征或反映,历来备受重视。门,自其产生以来,由最初的遮护、防御等使用功能,经过长期的发展及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门的装饰性功能也逐渐产生了。  中国传统建筑门面装饰的材料、制作工艺及手法等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所谓“门饰”,就是依附于“门”上的各种装饰,其种类繁多、多姿多彩,有造型各异的门环、雕刻精美的门枕石、实用美观的门钉、寓意吉祥的门簪及色彩艳丽的门神画等等。对传统的门饰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的了解与研究,对于人们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密切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位于福州市区,名曰“三坊七巷”的中国传统建筑群落,是明清时期保留至今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落,其门面设计及装饰特点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人文背景下产生的,并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她既能充分反映出明清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又极具当地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是当地精神文化载体的缩影。将其门饰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从门面的形式、装饰手法、装饰题材及色彩运用等不同方面进行剖析,研究不同地区、不同人文环境对门饰及建筑艺术的影响,并结合实例对门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中挖掘或提炼出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价值或有益的设计思想,是为研究之目的。
其他文献
盘鼓是七朝古都开封特有的一种民间鼓乐表演艺术形式,开封盘鼓从古代延亘至今,也是中国鼓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安徽的凤阳花鼓、山西的威风锣鼓、陕西安塞腰鼓、甘肃的太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艺术逐渐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中。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平民主义盛行的环境下,艺术早已摆脱各种因素的束缚,加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艺术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现代水墨人物画作为传统中国画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受时代文化的影响,沿着自身艺术
近年来,音乐艺术教育迅速发展,乐器的学习越来越被普及,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让孩子去学习一种乐器,尤其是学习键盘类乐器相对较多,有些家庭是本着陶冶孩子的音乐素养为目的,有些则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