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英语初级写作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在英语教和学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英语的写作打好基础,则有助于为学生往后的英语学习积累丰富的语言支架。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英语课堂教学并没有沿着改革的大方向呈现长足发展。在写作教学上,大多数英语教师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成果写作法,这种写作方法系以模仿为其主要方法,十分重视和强调写作的结果呈现与和作文中语法结构的正确性,反而忽略了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在这一现状的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尝试将支架式教学这个相对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与英语初级写作教学两者相结合,检测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对初中英语初级写作课堂的教学打开新的局面有所帮助。本论文的提出的实验假设如下:(1)支架式教学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支架式教学如何通过写好草稿来提高学生的写作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它们分别是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主要目标是验证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初级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对学生总体的写作策略以及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开发区某初级中学七年级其中的二个班级一共80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9周的写作教学实验。其中一个班级随机选定为对照组,授课教师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对其进行写作指导;另一个班级则为实验组,授课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对其进行写作指导。实验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为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记录和学生前后测作文分析。通过收集收集学生的前后测英语成绩和分析相关数据,来了解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实验过程中,除了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差异,两个班级的授课教师,授课课时,授课教材均无差异。研究者借助这次的实验,探索出支架式教学的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写作策略和写作水平有产生影响,从而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通过为期19周的课堂教学实践、收集以及分析实验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还有整理相关的访谈的记录等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后作者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相比较传统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有积极作用。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使用教师,同学给予的支架,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相应的话题写作。支架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在支架式教学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在写作策略方面有所提高,他们学会了在写作前先思考运用什么词汇、词组以及句型,打好草稿,在写作过程中不停地对自己的文章做修改,写作初步完成后反复阅读,不断完善,使文章变得更好。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技工教育同时肩负着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和民族地区技能扶贫的要务。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入学校将面临着种种不适,个体必须与外界环境重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行为、思想观念、人际交往等,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适应障碍。本研究旨在探索解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技校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有助于推进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
论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采用了案例研究法,研究了不可移动性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在案例调查方面,选择了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本次研究案例,并对这个景区的大寨、田头寨、壮界寨、新寨、黄洛寨、平安寨和古壮寨七个村寨进行了实地访谈,共访谈了382人,其中包括当地村民242人、游客140人。同时,论文还分别从七个村寨、两个民族和九个民族旅游开发项目三个角度出发,对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
学位
校园欺凌事件严重危害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欺凌的频繁出现吸引了全球的持续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因此,教育工作者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必要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减少校园欺凌。本研究考察中职学校校园欺凌和学生班级归属感的总体状况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如下:1.中职学校校园欺凌与学生班级归属感负相关关系,校园欺凌与群体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形成性评价理论得到更新和发展,而且逐渐成为英语写作的主流。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完善评价体系,不仅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倡导创新性地使用形成性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而,教师对形成性评价概念、步骤、以及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认识也不够深入,绝大多数教师仍旧采用凭借写
当前,为响应国家号召,我国的高职正在大规模扩招。高职扩招以后,一方面,高职生源会更加多样化,中高职衔接通道也会被大大拓宽;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必然会增多,职业学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局面会越发严峻。“中高职三二分段”是打通中高职衔接通道的重要方式,它是指选取中高职相通的专业,进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在当前的就业背景下,“中高职三二分段”学生若想要在庞大的就业群体中找到立足之地,就必需提高
作为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在过去的30多年,学者们对英语词汇教学和习得的研究兴趣日益高涨,涌现了大量相关研究,多模态理论位列其中。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探索多模态教学模式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多模态教学模式能否改善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状况?如果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2.学生对多模态词汇教学模式持什么态度?针对以上研究问
新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得体和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即语用能力尤其重要。然而,经过多年英语学习,大部分高中生的语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语用能力没有达到课标要求。因此,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很有必要。本文依据交际法教学理论,以汕尾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旨
英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引导、维持学习行为。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英语水平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并探讨英语学习动机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以期为高中英语的教与学提供有用的依据。本文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生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状况如何?(2)不同英语水平的高中生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三维度(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及二语学习经历)上有何差异?(3)
阅读和写作都是必备的语言技能,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但是,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严格区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将阅读和写作两种语言活动割裂开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提出,教师可根据语篇类型,适当整合听、说、读、看、写等技能来开展教学。在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括一个读写结合板块。本文作者拟在广东省汕头市某中学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如何通过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