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美味猕猴桃(Acitinidia deliciosa C.F.liang et A.R.Ferguson)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性寒味酸、甘,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肝炎、水肿、淋浊、带下、疮疖等症。药理研究表明,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具有抗肿瘤和保肝作用。但对美味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研究未见有公开的报道。本课题以广西产美味猕猴桃根为研究对象,对其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美味猕猴桃药材及为其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课题采用柱色谱法对美味猕猴桃根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同时运用熔点测定、UV、IR、MS、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美味猕猴桃根药材中抗肿瘤活性较强的熊果酸和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分别测定其含量。 结果:本课题从美味猕猴桃根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熊果酸(Ⅰ)、毛花猕猴桃酸B(Ⅱ)、2α,3β,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Ⅲ)、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Ⅳ)、2α,3α,23-三羟基-12,20(30)-二烯-28-乌苏酸(Ⅴ)。 薄层色谱结果显示供试液在与熊果酸和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对照液相应的位臵上,均分别显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5个不同产地美味猕猴桃根药材中熊果酸和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的含量。1、熊果酸:相关系数 r=0.9996,在0.0125mg/ml~0.1500m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1.52%。平均含量:广西资源县,1.484mg/g;桂林雁山植物园,2.055mg/g;广西兴安县:1.765mg/g;广西全州县,1.406mg/g;广西龙胜县,2.365mg/g。2、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相关系数 r=0.9998,在0.025mg/ml~0.200m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1.54%。平均含量:广西资源县,2.990mg/g;桂林雁山植物园,4.042mg/g;广西兴安县:1.917mg/g;广西全州县,3.374mg/g;广西龙胜县,2.345mg/g。 结论:本课题从美味猕猴桃根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离得到的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对其中抗肿瘤活性较强的熊果酸和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所建立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本课题为最终揭示美味猕猴桃根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建立药材质量的科学评价方法,实现药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