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k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04]14号文件》)创设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以来,关于实际施工人突破合同相对性径直向发包人主张工程价款权利正当性的争论便不绝于耳,司法审判实践中亦难以形成统一的裁判尺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法释[2018]20号文件》)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之存废再度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最终正式颁布施行的《法释[2018]20号文件》并未废除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而是在原有制度框架上引入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进一步提升对实际施工人的保护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出台后,最高人民法院以《民法典》为纲领,在对原司法解释进行重新厘正后颁布了《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法释[2020]25号文件》),新司法解释在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的制度设计方面基本沿用了原有规定。对此,有学者表示,司法解释在实际施工人问题上的矫枉过正,虽然对妥善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有所助益,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建筑行业的新乱象。故而,有必要对实际施工人概念及其特别保护制度进行理论检视与实证研究,深度剖析其创设的理论根基与现实基础。本文通过两则最高人民法院的典型案例引出当下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在司法审判实践中的冲突与混乱,并结合我国最新法治建设成果与司法改革动向提出完善之管见,以期为未来立法与制度完善提供些微助益。本文采用总分式的行文结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实际施工人权利主张路径之混乱。通过横向对比两则案情相似,但判决结果迥异的最高法司法案例,指出由于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在学理上的缺陷,导致司法裁判尺度差异化现象突出。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在学理上对问题成因进行初步分析,以说明针对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为实际施工人的界定。通过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两个维度对实际施工人界定问题进行系统化考量。在理论层面,通过对实际施工人的理论溯源,阐明实际施工人概念沿革并提取其核心要素,在内涵与外延上对实际施工人进行解析与限定。在实践层面,运用实证研究法提炼实际施工人在司法审判实践中的认定要点与表现类型,以期为司法裁判尺度的统一化提供参考。第三部分为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的现状考察。首先,通过新旧司法解释的比较研究,指出实际施工人权利救济由单一路径转变为双路径的立法体例演变,并提出本文就路径嬗变所引发的几点思考;其次,以《法释[2020]25号文件》第43条第2款为研究对象,从实际施工人突破合同相对性的现实需要、理论基础及构成要件三方面分析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主张工程价款权利的初始路径;最后,以传统债法上的债权人代位权理论为依托,总结归纳实际施工人以代位权为请求权基础向发包人主张工程价款权利的构成要件。第四部分为现行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之流弊。通过对“实际施工人肆意突破合同相对性”、“审理成本与诉讼成本关系失衡”、“为虚假诉讼提供负面激励作用”、“发包人丧失支付工程价款的期限利益”、“借用资质下的实际施工人缺乏制度保障”、“发包人欠付工程价款数额难以查明”等六方面的深入分析,阐明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在学理支撑上的“先天不足”与制度运行上的“后天乏力”。第五部分为重塑实际施工人特别保护制度之管见。根据前文指出的现行司法解释疏漏,并结合学界成熟的司法实务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严格限制实际施工人外延的不当扩张”、“赋予借用资质型实际施工人同等权利救济途径”、“对‘欠付工程价款’概念作限缩解释”、“合理提高实际施工人的证明责任”、“逐步放宽实际施工人的市场准入门槛”等举措,以期为后续立法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解大学一年级新生适应性现状并帮助其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文章以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一年级三个专业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晓娟编制的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进行适应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学一年级新生总体适应性良好(=3.73),其中生活适应性最高(4.23±0.74)、学习适应性最低(3.40±0.78)。生活适应性方面,男生明显优于女生(F=5.07,P<0.05);人际适应性方面,城市生源比
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直接主张工程款权利的理论基础,因与代位权在制度趣旨、利益格局上存在差异,不属于代位权;因不具备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之法定或意定基础,也不属于权利承继;同时也不满足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因而属于基于特殊法政策新创设的突破合同相对性的权利。该权利之实质理性在于符合中国法律思想中实体主义传统且满足实质公平之需求。基于充分的实质理性,违反合同相对性原则不构成对形式理性的严重破坏,但仍需形式
目的:探究初产妇应用标准化助产流程护理干预对于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诊的初产妇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提供标准化助产流程护理干预,将两组初产妇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第一、第二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SAS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保证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但目前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建筑安全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笔者分析了当前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策略,从而能够提升建筑材料检测水平,实现对建筑材料的科学监
目的 建立了基于聚多巴胺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富集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的方法。方法 以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5,7-二甲氧基香豆素为模拟模板分子,一步法在Fe3O4 NPs表面制备磁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该分子印迹材料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两种黄曲霉毒素B吸附性能。最终以该印迹材料作为分散固相萃取剂,对影响黄曲霉毒素B吸附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该分子印迹材料
飞行器与水下无人航行器能够分别在空中与水下完成目标搜索、跟踪、打击等任务,但是面对需要同时在空中与水下完成的复杂任务,如对目标的空中搜索–水下跟踪等,单独采用飞行器或水下无人航行器无法完成任务。针对以上问题,文中采用四轴八旋翼无人机(CERV)完成从空中潜入水下的任务,研究整个入水过程的轨迹优化问题。首先对CERV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将入水过程分为空中飞行、过渡、水下潜行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CER
<正>1.小学英语教学更要注重引导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家庭和整个社会对英语的重视,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在逐年不断地提高。面对这种新形势,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的新情况,改进教学办法。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一直是以读、抄、默、背为主,这其实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现在学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更强,这种机械重复式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需求,而且实际上,真正的
期刊
本文将进一步阐述我国传统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价值,基于此,笔者主要从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及特征切入,进一步阐述了我国传统材料的现代化表现形式,谈一谈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技术,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历史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寻找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切入点,并采用不同的形式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分析了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存在的高能耗、高成本运行问题,介绍了预热器系统、主要风机、脱硝系统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以及“五稳保一稳”、利用先进设备排除故障隐患、开展“跑冒滴漏”治理等管控办法。改造后,2020年,水泥窑能耗、质量等指标均创历史最优水平,煤耗同比2019年下降5.96kg/t,水泥综合电耗同比2019年下降8.29kW·h/t,节能降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