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下,城镇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城镇化是乡村人口通过在城市就业而向城镇集中并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需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日益增长。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区域发展模式,以“产城融合”为核心思想促进产业调整升级和企业发展,增加了城镇就业机会、增加城镇人口的吸纳能力,从而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以往产业园区的投资、规划、建设均由政府主导,但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高企问题的凸显,政府资金缺口问题越来越明显。此外,由于政府的专业性不足,在产业园区间建设与运营中也造成了一定的公共资源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园区模式的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PPP模式被应用到产业园区项目中。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也被称为“公私合作制”、“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或“公私协力”等,其特点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企全程合作。政府通过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到产业园区类项目,对于促进产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一方面在PPP项目中由社会资本负责项目建设和项目整体运营的融资工作,解决了政府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在园区项目建设与运营方面更加专业,经验更加丰富,这能够解决由于政府专业度匮乏而导致的项目建设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然而在实践中,两种模式的结合存在诸多问题,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甚至有些项目只能暂时搁置,最终成为“烂尾”工程,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通过对产业园区类PPP项目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从而提高项目绩效,使产业园区类PPP项目操作进一步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产业园区绩效评价方面及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已经各自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将产业园区特点与PPP模式绩效评价相结合的、针对于产业园区PPP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还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旨在总结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和产业园区PPP项目绩效评价模型,以期对产业园区PPP项目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来对产业园区PPP项目绩效评价进行讨论。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别总结梳理了目前对于园区类项目和PPP项目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单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结构和研究方法,并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产业园区、PPP模式、产业园区PPP模式绩效评价的概念以及评价范畴进行了界定。并对项目绩效评价中的4E原则以及基于关键成功因素的关键绩效指标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章,产业园区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产业园区项目与PPP项目特点,对产业园区PPP项目特有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识别,确定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并按照三个维度将指标分类从而构建了指标体系。第四章,产业园区PPP项目绩效评价模型构建。通过对常见的权重确定方法以及指标评价方法的综合比较,最终选择发放熵值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构建产业园区PPP项目的绩效评价模型。第五章,案例分析与相关政策建议。选取固安工业园区项目作为分析案例,简单介绍项目整体概况,并运用本文设计出的产业园区PPP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结合项目整体和各指标维度的绩效评价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国内对于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中,评价指标的选取不具有行业针对性。本文在梳理生态工业园、高新科技园等其他类型园区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出适用于产业园区项目的PPP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另一方面,本文借鉴李裕对绩效的分类方法,结合产业园区PPP项目的特点,将评价指标维度分为项目本质要求类指标、园区项目特有环节类指标和项目影响类指标。本文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为:运用文献梳理法进行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以及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这可能会导致指标内容不够全面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指标权重的确定依赖于问卷调查所提供的数据,因此指标权重的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此外,由于案例项目信息未全部公开,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采用专家打分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因此评价等级和评分含有一定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