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铁蛋白的分离及应答BmNPV相关功能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铁结合蛋白,在调节铁代谢平衡,抗氧化胁迫和抗病原物感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引发的血液型脓病对养蚕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病毒的入侵和复制过程都需要铁的参与,因此研究铁蛋白与BmNPV之间的互作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家蚕铁蛋白的相关功能,也期望对家蚕抗NPV机制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补充。本研究以Native-PAGE方法成功分离家蚕feritin复合体及其亚基,以RT-q PCR的方法分析家蚕铁蛋白的重链亚基(BmFerHCH)和轻链亚基(BmFerLCH)的时空表达及应答铁离子,细菌和BmNPV刺激的表达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SDS-PAGE、Western-blot和Far-western bolt技术在体外研究家蚕铁蛋白复合体及其亚基与BmNPV的互作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分离出家蚕铁蛋白,证明其由两种不同类型的亚基组成的分子量约为670k Da的复合体。2、BmFerHCH和BmFerLCH广泛的分布于家蚕各个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中,且在血液和成虫期相对表达量最高。3、在血液和中肠中,BmFerHCH和BmFerLCH明显的表现出应答铁离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绿脓杆菌(P.aeruginosa)和BmNPV刺激的现象。4、BmFerHCH和BmFerLCH在感性品系P50添毒前后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而在抗性品系BC9添毒后表达量下调。5、BmNPV可以与家蚕铁蛋白复合体有直接的相互作用,而与铁蛋白的单个亚基不能结合。6、构建BmFerHCH重组蛋白,获得了BmFerHCH多克隆抗体,并证明了BmFerHCH在头和血液中表达量较高,而在中肠和脂肪体中表达量较低。同时证明了BmFerHCH重组蛋白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从家蚕幼虫血液中分离出家蚕铁蛋白复合体并验证了铁蛋白复合体与BmNVP病毒的互作关系。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家蚕铁蛋白的相关功能和家蚕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高病死率的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属于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I群的成员,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PEDV在遗传进化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S基因可作为合适的遗传标记。2010年,一种新型PEDV在中国广
梨树早期落叶现已成为生产上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南方砂梨产区更是异常严重,其中由炭疽病造成的梨早期落叶现象较为突出。炭疽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病害,能侵染不同的宿主,对果树的果实、枝干、叶片均能造成危害。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砀山县梨园产区梨炭疽病害叶片样品进行采集,并对发病部位进行病原分离、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其生长特性,结合分子学系统发育研究。以ITS、ACT、CAL、GAPDH、TUB2等5对基因对病原特异
农业信息监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得到各研究单位的广泛关注。农业信息监测技术主要由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应用处理技术构成,其中微电子技术和无线通信的进步促进了信息感知和无线传感网的快速发展,多样式的Web框架使具有良好交互的应用平台研发成为可能。然而,农业领域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使农业信息监测技术及系统研发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面向温室环境的农情信息监测关键技术展开研
本文意在研究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玉体系周年产量、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NH3挥发以及硝化和反硝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为高效施肥和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撑。试验在安徽农业大学农翠园试验基地上进行2年的小麦玉米田间轮作,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在小麦、玉米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单施无机肥(T1),有机肥:无机肥=1:2(T2),有机肥:无机肥=1:1(T3),有机肥:无机肥=2:1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一带。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Orbitrap Focus质谱联用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等级黄山毛峰绿茶品质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其差异代谢物的信息。通过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在不同等级黄山毛峰绿茶等级分类中起重要作用的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氨基酸,有机酸,黄酮醇和黄酮苷,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生物碱以
鸡枞菌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蚁巢伞属(Termitomyces R.Heim)。该物种是一类与大白蚁亚科(Macrotermitinae)昆虫共生的著名美味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其“与虫共生”的特性导致鸡枞菌的人工栽培一直没有取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植物的抗逆和抗病反应中也有重要的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内生菌DZSY21处理玉米可以增强玉米对小斑病的抗病性。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内生菌DZSY21处理玉米后,DNA甲基化在增强玉米抗病性过程中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MSAP)对内生菌DZSY21处理和对照玉米叶片基因组DNA进行全
本研究将88份小麦品种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以测定种子贮藏特性,测定其面粉色泽和面片光泽,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明确小麦籽粒中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活性的主要品质效应。在此基础上,鉴定了124份小麦种质资源在3个年度间的LOX活性表型,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SSR标记进行关联分析,解析与LOX活性显著相关的SSR标记位点,鉴定与高、低LOX活性显著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研究结果如下:1.
茶树作为一种铝富集植物能够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在农业生产中,酸性土壤是影响作物生长的毒害因子之一。在土壤不同p H值的情况下,铝的存在形式各有不同;在其所有的化学形式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是Al3+。茶树自身具有铝富集作用且自身未受到损伤说明茶树具有耐铝特性。研究表明茶树的耐铝特性不仅与自身的生理特性相关,也与体内的内源微生物相关。本论文从茶树根系分离耐铝内生菌,对其进行鉴定以及相关分析实验。1.茶树耐铝
家蚕(Bombyx mori)属于鳞翅目类昆虫,拥有丰富的体色突变体,是研究昆虫体色形成机制的重要材料。本实验室前期以家蚕黄体色抑制突变体i-lem为研究对象,利用定位克隆技术将i-lem的候选基因初步定位为BMgn009799。BMgn009799编码的蛋白属于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AKR)超家族,该家族大多数成员都是依赖烟酰胺腺嘌吟二核苷磷酸(NADPH)进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