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结标本理论是针灸经络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它产生年代久远,记述内容现存相对较少,现代针灸学者多重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理论及应用,对根结标本理论的论述较少,然而根结标本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亟待研究这一领域。根结标本的部位诸多医家也皆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络分部理论文献。第二部分为足阳明胃经根结标本理论的源流考。第三部分为根结标本及气街理论的应用。第一部分是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古代文献中叙述的根结标本理论与气街四海理论。首先,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古今文献,分析根结标本理论在古代文献中的叙述与演革,力求从整体认识根结标本理论,气街四海理论的经气流行规律和相互关系,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文献学基础。第二部分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首先,收集古今文献,分析足阳明胃经循行在古代文献中的叙述与演革,同时整理宋前,金元,明代,清代各个时代医家对足阳明胃经根结的看法,讨论古人对“颡大”和“颃颡”的认识。其次足阳明胃经根结理论在文献记载主治的角度分析研究宋前,金元,明代,清代,现代各个的历史时期的根结理论的临床应用特点。总结提出足阳明胃经中的根结理论对应的各腧穴的临床应用及经气循行规律,探讨足阳明胃经与气街四海联系。最后总结出足阳明胃经根结理论与经气流注规律,其中重点在对足阳明胃经的脉气的所归部位“颡大”的概念,从而思考足阳明胃经中的根结理论上下两极相连关系以及重新认识根部腧穴重要性。第三部分是收集文献,思考古代先贤所以出《素向·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临床上具体应用。从而整体认识“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刺而无不痊”的理论依据。其后参考足阳明胃经五腧穴与四时相应的现代研究,重新考虑四时补泻法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目的为整体认识根结标本气街理论在经络学说的重要性,同时探讨足阳明胃经中的根结标本理论与气街四海的联系以及其临床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经络学说以及对于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