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皮肤结核(Cutaneous Tuberculosis,CTB)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皮肤病,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皮损中含菌量少,诊断困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在结核的诊断中特异性达100%,应用于CTB新鲜组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检测中敏感性为24.5%-33.3%。但CTB患者初诊时往往会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未留取新鲜组织用于qPCR检测,而二次取材患者依从性差、亦增加患者负担,因而对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TB检测尤为重要。既往研究已证实qPCR可应用于系统结核石蜡包埋组织病原菌的检测,敏感性为62.5%-74.6%。关于结核疹中是否存在MTB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结核疹是皮肤对血源性传播的细菌或细菌成分的免疫反应,皮肤活检中几乎见不到细菌,亦有报道应用PCR技术在硬红斑及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皮损中检测到MTB。研究目的:对我院2012年1月-2018年3月确诊的CTB及结核疹病例,总结其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尝试对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CTB及结核疹的认识;采用qPCR技术检测CTB新鲜组织及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TB,初步比较在两种组织中检测的敏感性,以探讨在CTB石蜡包埋组织中开展MTB检测的可行性;并应用qPCR技术检测结核疹中的MTB,进一步探讨结核疹中是否存在MTB。研究方法:收集山东省皮肤病医院病理科2012年1月-2018年3月初步诊断或疑诊CTB及结核疹的病例。回顾性分析确诊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结核相关的辅助检查、误诊情况;对确诊CTB及结核疹病例的全部石蜡包埋组织以及部分新鲜组织提取DNA,应用达安基因公司的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Cat.#DA-052)进行检测MTB,操作在AB 7500荧光定量PCR系统(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上进行。研究结果:确诊CTB 20例,包括寻常狼疮(Lupus vulgaris,LV)11例和疣状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verrucosa cutis,TVC)9例。确诊为结核疹16例,包括硬红斑(Erythema induratum of Bazin,EIB)15例,丘疹坏死性结核疹(Papulonecrotic tuberculid,PNT)1例。其中CTB留取新鲜组织6例,结核疹留取新鲜组织1例。结核性肉芽肿见于36.4%的LV,22.2%的TVC,6.7%的EIB。CTB新鲜组织样本qPCR敏感性为50%,石蜡包埋组织样本qPCR敏感性为35%。结核疹的新鲜组织及石蜡包埋组织均未检测出MTB。研究结论:CTB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延迟诊断比例高。30%的病例可依靠组织病理确定诊断,70%的病例组织病理可提示诊断。qPCR技术可应用于CTB新鲜组织及石蜡包埋组织中MTB的检测,较之抗酸染色等传统技术,qPCR敏感性、特异性更高,可辅助CTB的早期确诊。在临床工作中,如初诊考虑到CTB的诊断,建议病理取材时一并留取新鲜组织进行qPCR检测;如临床表现不典型,在病理提示CTB诊断可能性时,利用石蜡包埋组织开展qPCR检测也是协助病原学诊断的一种重要方式。结核疹可能为皮肤对血源性传播的细菌或细菌成分的免疫反应,皮损中并无M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