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交流制度是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也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当前,在实际操作中,公务员交流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交流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对公务员交流制度进行研究,完善公务员交流制度,已成为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公务员法为基础,参照国外公务员交流制度,就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历史考察。首先,介绍了英、美、日、法、韩等国家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交流的情况;其次,简要回顾了我国公务员交流的历史。 第二部分是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学者们对公务员交流概念的表述揭示了公务员交流的涵义,并概括了公务员交流的主体、性质、形式、程序等六个方面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影响公务员交流的因素,具体包括组织需要与公务员自身需要、保障措施和福利待遇、公务员个人综合素质和领导权力的生命周期四种主要因素;最后,分析了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四种价值取向,依次为提高公务员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和促进公务员法实施。 第三部分是我国与国外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比较分析。前两部分主要就我国与国外公务员交流的原则与方式进行了比较,最后一部分就国外公务员交流制度对我国公务员交流的借鉴进行了归纳总结。 第四部分是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的现状,主要就当前公务员交流工作中的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二是对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思想观念层面、法治层面、机制层面和区域差异层面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公务员交流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创造交流工作的良好环境、明确交流的对象和重点,探索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结语部分重申了加快公务员交流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现实意义,指出公务员交流制度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