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础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以不同形式制定了公司治理机制及其原则,且许多国家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改善公司内部运营管理、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途径。公司治理问题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从宏观层面来讲,健全的公司治理是我国企业今后抵抗危机、迎接全球化挑战、做大做强的内在需求;从微观层面来讲,是保护投资者、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以及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公司治理有关理论出发,以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至2010年1548组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内部四个治理指标(股权治理、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包括前期关系、当期关系和后期关系。其中前期关系指的是当期治理指标与前一期、前两期公司绩效的关系;当期关系指的是当期治理指标与当期公司绩效的关系;后期关系指的是当期治理指标与滞后一期、滞后两期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首先,汇总了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概念理解,梳理了相关理论与文献,以及归纳了学者们对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其次,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治理现状进行了相关统计,发现了治理结构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接着对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出重要的治理指标,揭示出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关系,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高管薪酬是最重要的治理因子,也是唯一一个在三期关系中都与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因子;得出了董事会领导结构因子与绩效完全无关的结论,此因子也是唯一一个在三期关系中都未呈现相关性的因子;(2)股权集中度、董事会因子以及监事会因子都不同程度与绩效产生关联,但并没有在三期关系中都显著;(3)发现了样本上市公司中董事会和监事会中有不尽职的现象存在,这一点在董事会会议和监事会会议的描述性统计中有所体现。最后,针对治理结构中的不足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