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手性对羟基苯氧异丙酸为原料合成出三种手性二羧酸配体:R-2-(4-(1-羧基)苯氧基)-3-氟苯甲酸(L1),R-2-(4-(1-羧基)苯氧基)-3-氯苯甲酸(L2),R-2-(4-(1-羧基)苯氧基)-3-硝基苯甲酸(L3)。这三个配体具有三种不同的取代基,均表现出类似于V型的结构,有望形成具有新颖空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这三个配体分别联合含氮类辅配体与过渡金属反应共得到了9种手性配合物,分别为:[Co(L1)(bimb)]2·Me OH·H2O(1),[Co(L2)(bimb)]2·Me OH·H2O(2),[Co(L3)(bimb)]2·Me OH·H2O(3),[Zn(L3)(bimb)]2·Me OH·H2O(4),[Cd(L3)(bimb)]2·Me OH·H2O(5),[Ag(L1)(phen)](6),[Ag(L3)(phen)](7),[Cu(L1)(phen)]·2H2O(8),[Cu(L3)(phen)]·2H2O(9)(bimb=4,4’-二(咪唑亚甲基)联苯,phen=1,10-菲啰啉)。配位聚合物1-5均为具有二维贯穿结构的配位聚合物,这些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具有两个特点:a)手性羧酸配体与过渡金属形成具有右手螺旋构型的链状结构,有趣的是,在此手性链的作用下,非手性辅配体bimb和金属也形成了具有同样右手螺旋构型的链状结构;b)在孔道内发生的贯穿结构导致了DNA样的双螺旋链的生成。我们对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圆二色效应、非线性光学效应以及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5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与明显的Cotton效应,并且具有一定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和不对称催化醛酮缩合反应的能力。配合物6-9具有催化不对称亨利反应的性能。此外,我们对课题组早前合成出的配合物10和11的光学以及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这两种配合物是两种分别以铜和锌作为金属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uI(4-nptz)(CH3CN)]n(10)和[Zn(4-nbtz)2]n(11),(4-nptz=对硝基苯基四氮唑,4-nbtz=对硝基苄基四氮唑)。通过对配合物10-11的光致发光性质的研究,我们发现配合物具有金属离子调节配体荧光发光的性能。另外将配合物10应用于催化C-N偶联反应的过程中,也表明其能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催化α-氨基酸和溴苯进行偶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