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为了达到他们的特殊目的,将对外公开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故意的错报、瞒报、修饰和虚假披露或者披露信息不完全,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以谋取非法利益。资本市场的运行程度是否良好直接受到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披露的信息质量的影响。上市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所传达的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及其管理者财务舞弊的现象接连不断地发生,上市公司及其管理者通过进行故意的错报、瞒报、修饰和虚假披露或者披露信息不完全,利用扭曲的财务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谋取非法利益。这些财务舞弊行为不仅给公司或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严重的损失,还扰乱了经济运行的正常次序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并且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破坏了“公平、公正、公开”这一资本市场赖以生存的原则的运行。鉴于这种情况,怎么样有效防治和治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一直以来都被学术界重点对待。财务舞弊现象的频繁发生暴露了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极度缺乏一套完善高效的外部监督机制。既存在着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也说明外部审计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警察的作用。根据博弈论的定义,公司经理层与外部审计之间,始终存在着博弈:为了自己个人和公司集体利益公司管理当局有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而承担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和其他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职业素养以及努力程度对审计质量的高低起到关键的作用,也会对公司管理者的行为策略有影响。在这个研究背景下,本论文以舞弊治理为落脚点,基于一系列基本假设,构建关于上市公司管理者与外部审计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外部审计和管理层的效益函数,并进行纳什均衡的求解,对该纳什均衡解进行分析与讨论,分析公司管理者和外部审计的最优选择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从而站在监管部门和外部审计两个角度提出有关财务舞弊的外部防范与治理的建议。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内部治理也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财务舞弊的外部防范与治理来降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舞弊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