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信众佛教信仰初探——以斋会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2068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后期五代宋初,佛教信仰几乎成为了敦煌人"一般的知识与信仰"的主体部分,对大部分信众而言,探讨深奥难懂的佛教义理,远不及实践功德活动更能表达他们的虔诚,因此在当时的敦煌地区各种功德活动特别盛行,其中多数功德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斋会活动,所以研究斋会可以说是了解当时当地信众佛教信仰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它不仅仅能再现当时当地人的所思所想,更能较为客观地采用"移情"原则,认识当时当地社会的方方面面.该文第一章对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斋会活动做了一番梳理,并对斋法和斋会的影响小作分析;在第一章的基础上,第二章着重分析了斋会所反映的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地区信众的生死观、疾病观等问题;第三章则以燃灯斋会为例论述了仪式和信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松散型宗教的意义所在.从对唐末宋初敦煌斋会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仪轨文化通过儒释道三家得以传承,但从根本上影响民众心理的并非儒释道三家中的任何一家.中国的民众本着"灵则信"的原则巧妙地编织其信仰,"三教合流"仅为其假象,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松散型宗教.与日常生活完全融为一体的斋会仪式,显示了信众世俗化的需要,信仰本身扭曲为生活的附属物.松散型宗教信仰以其世俗化、民生化的特点主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变异的佛教信仰亦归入其内.在松散型宗教的影响下,中国的民众把佛教这个原本无神的宗教变成彻底有神的泛神论宗教,佛教信仰走上了世俗化、民生化的道路,渐渐融入到世俗生活当中,成为普通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徐宗泽是近代外国耶稣会在上海培养的一名天主教知识分子,作为明末清初中国“天主教三柱石”之一徐光启的第十二世孙,他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天主教会内可谓贡献突出。他编辑出
为莫尔条纹的计数与细分提供了一种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高速软件解决方案。它能有效的解决传统系统中计数电路与细分功能不能无缝匹配的问题,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由于采
本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将西汉列侯细分为三类侯,即功臣侯、王子侯、外戚恩泽侯的基础上,概述了三侯的身份地位和各种权益,包括他们具有的封国、巨大的经济利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内容提要在欧洲,十八世纪既是一个转型的世纪,又是一个启蒙的世纪,而作为启蒙知识分子的休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他的"文明"探索.对于休谟,长期以来,学界中存在着诸
辛苑从照片开始红遍整个网络,更有“民间第一美女”的名头加身。今年她推出的2014个人影像年历,以中国传统天文概念“月相”为主题,将富有思辨的圆缺哲理与唯美的古装文艺造
该文用社会分层理论对抗战以前烟台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分析,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角度,展现烟台开埠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现代化进程.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由于其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以及已发生的一些由于乱加,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引发食品安全事件让社会
本文主要利用湖北省档案馆现存关于湖北"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期间的原始档案,研讨"两年禁毒,六年禁烟"时期湖北省政府对于烟毒的禁政行为,笔者希望通过对以湖北地区为代表
商会是在清末民初国家处于弱势的时候产生、发展起来的,以往对它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这一时期.文本利用档案资料,以苏州商会为例,首次对1927至1937年间强势国家与商会的关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