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积分数(B4C+WC)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微观组织特性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随着中国核能的迅速发展,2020年后将有超过千吨的乏燃料需安全处置。B4C/Al复合材料具有热中子吸收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作为结构-功能材料,是一种经济且安全的乏燃料贮存格架材料。本文对满足乏燃料湿法贮存的中子吸收材料B4C/Al复合材料进行改进。将高密度碳化钨加入B4C/Al复合材料形成双颗粒混杂增强复合材料,使其在实际应用环境下长期服役过程中安全可靠,具有优异的中子-γ射线综合屏蔽性能。此复合材料的轻重元素混合有利于对快中子的慢化,并且钨元素对一次和二次γ射线屏蔽都有所改善。通过优化制备工艺使得碳化硼(B4C)颗粒和碳化钨(WC)颗粒均匀分布于铝合金基体中,制备出耐磨、耐蚀、高比性能及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复合材料构件,在综合核屏蔽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针对核工业应用潜力巨大的(B4C+WC)p/Al基复合材料,通过真空热压法成功制备出碳化硼含量为20vol.%和25vol.%、碳化钨含量为5vol.%、10vol.%和15vol.%的双颗粒混杂增强2009铝合金基复合材料。主要对(25vol.%B4C+10vol.%WC)p/2009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组织演变、热处理和增强体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真空热压法成功制备不同成分的(B4C+WC)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致密度>96%,B4C和WC颗粒分布基本均匀,未发现明显孔洞缺陷。  (2)(25%B4C+10%WC)p/2009Al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B4C和WC预混2h,而后与基体粉末球磨,之后进行真空热压,最佳真空热压工艺为:真空热压温度为620℃,烧结保温时间为80min,500℃均匀化退火6h,495℃固溶1h水淬,时效温度为175℃;此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发现B4C与Al界面反应轻微,而WC与Al基体间有显著的界面反应,随制备温度的提高,碳化钨颗粒与Al基体的界面呈现锯齿状。主要界面产物为Al3BC和W2B5。  (3)随时效时间推移4种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加,当时效时间为10~12h复合材料硬度达到最大,其中(20%B4C+15%WC)p/2009Al的峰时效硬度最大为314.6HV,(20%B4C+15%WC)p/2009Al复合材料的时效10h的峰时效平台不明显,整体时效能力<30HV。  (4)在设计的不同成分复合材料中,(20%B4C+15%WC)p/2009Al复合材料的时效前后抗压强度相对较大,其时效后(20%B4C+15%WC)p/2009Al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由749.9MPa提高到831.4MPa;其塑性也略有提高,总压缩应变由0.0756提高到0.084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在文章中写道:“同意大利朋友在一起吃面条,他们总爱说意大利面条来自中国,是当年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意大利的.”笔者也认为,面条由中国传到意大利,是游
期刊
本文含有两方面的研究内容: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的研究和光伏工程最佳倾角的设计研究。第一部分,概述了太阳电池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选择性发射极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原理及工艺;设计了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结构,以SiO_2为阻挡层,通过光刻,进行一次磷扩散,实现了选择性发射极的制作。到目前为止,获得了2×2cm~2选择性发射极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为13.2%。第二部分,基于Hay的天空散射异质分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优化教育资源提供了发展机遇。本文从基于Web的软件实现技术角度,分析了当今业界成熟的解决方案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