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与行政责任类型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c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责任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行政法学乃至整个公法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这种"薄弱"从某种层面上看,可以视作是中国脆弱的法治现状的最好注脚.行政责任研究的研究存在两个大的欠缺:第一、行政责任主体理论与行政主体理论存在断裂带.责任主体的二元化却和行政主体的一元化架构存在逻辑上的冲突,具体的说就是行政主体理论和行政责任主体理论之间冲突,导致我们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行政公务人员不是一个行政主体,那么他是通过保种途径转化为一个行政责任主体的呢?第二,"粗放经营式"的研究方法.我们还停留在对行政责任进行分类的"初级阶段",尚没有进入类型化研究的"高级阶段".该文的目的是希望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论证行政公务人员责任主体地位的合理性,从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行政救济这样一个整体的框架下来考察和分析责任主体理论的建构问题,实现行政主体法和行政救济法的整合.第二,以行政责任主体为核心,尝试建构行政责任类型的基本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越来越有加速的趋势,资源的配置也日益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已有极大的提高,早已将短缺经济时
目前法律及实务中对于二手船舶买卖合约中保证金的性质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导致该保证金在交付船舶以后如何处置,买方违反保证金条款导致合约被解除的情况下卖方有无权利请求支付
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几乎无权利可言.惟独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由于当权者政治上的宽容、民族间文化的融合,以及儒教、佛教、道教三教
格式条款是从19世纪发展起来的。在现代社会中,合同格式条款与其他合同条款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点,且具功能优势,适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已基本成为某些
对法律思想的介绍与研究,历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问题研究方式,一种是人物研究方式.两种研究方式各有利弊.前者的特点是以问题串连历史,通过问题之间的传承关系展示整个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