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与《拾遗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plu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的方士,道教楼观派的大师。他的《拾遗记》是今存十六国时期最著名的志怪小说,在唐前志怪小说中,以其特殊的体例,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而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王嘉及《拾遗记》为研究对象,力图对王嘉的生平思想及《拾遗记》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议。论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六朝以来王嘉及《拾遗记》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是对王嘉其人的研究。在前人对王嘉生平及思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稽其生平经历及思想倾向。通过对《拾遗记》及相关材料的分析得出:王嘉集道、儒、佛三家思想于一身,而以道家思想为主,儒佛兼辅,三者相辅相成。此外,谶纬思想对王嘉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最后三部分是对《拾遗记》的研究。其中第三部分对该书的历代流传及版本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四部分从“《拾遗记》与地理博物体志怪”及“《拾遗记》与杂史杂传”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品评,并最终得出结论:《拾遗记》是兼综地理博物和杂史杂传两派的一部作品。第五部分对《拾遗记》中的“女性”、“神话”、“语言艺术”三个比较突出的方面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索。通过对《拾遗记》中女性命运的透视,可见出东晋十六国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及王嘉的女性观;《拾遗记》中的感生神话、禹鲧治水神话较之同时期的神话都更具原生神话的意味,同时《拾遗记》中神话的历史化和宗教化的倾向也很明显;《拾遗记》中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韵散相间,二是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行文中的排比、夸张、渲染。《拾遗记》独特的语言艺术使得它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大放异彩,也直接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探讨了热水浸提提取柏树菌粗多糖的实验流程及条件。经热水提取,Sevage法去除蛋白质,乙醇沉淀等处理,得到多糖。从不同方面对柏树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
员工通过参与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实施和运用过程,将有助于个人重点思维能力的梳理和塑造,从而在有限的工作时间中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工作价值,同时体现出自我价值的实
利用自制的纳米净水材料对含低浓度Cd2+的水溶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纳米净水材料对低浓度Cd2+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和很强的去除能力,且去除过程操作简单,效果好,效率高.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留存肾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六味组。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六味组造模成功
长白山火山岩区位于滨太平洋构造域西侧,东北大陆裂谷系的东部,北东向断裂较为发育,有敦密断裂、鸭绿江断裂、伊通—依兰断裂等超壳断裂,这些断裂为后期岩浆喷溢提供了通道,
草果作为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挥发油具有抗氧化、调节胃肠功能、抗菌、抗肿瘤和改变药物通透性等作用。文章从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三个方面对近年来草果挥发
目的: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剥脱术的病例,收集术中分离的含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本15例。提取斑块的组织DNA,分别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对集安市潜层地热能开发条件进行评价。根据水文地质试验结果及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评价区为不适宜区。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较
本文根据2011年7月的实地调查结果,总结出近年来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具有的6个特点,以及合作社在发展中面临的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够规范、专业人才缺乏、政策不到位和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符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