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乡村旅游在我国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可是有的地方发展举步维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逐步凸现。学术界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类型、开发规划、意义、管理等方面,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少,并且也主要是停留在定性描述方面,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要解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地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进行检验评价,促使其找出差距和主要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和综合,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权重。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分析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作为下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其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践经验和文献综述研究,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和评价乡村旅游可持续的因素出发,构建了3层指标。
最后,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已建立的指标框架,对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收集的数据构造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笔者构建之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目标层包括驱动因素和效益因素两大系统,前者的重要性明显大于后者;准则层由反映各目标层具体内容的要素构成,包括资源、环境、能力、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个要素,其中资源的权重大于环境和能力的,环境效益的重要性大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指标层由反映要素的38个具体指标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