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仪式教育的重视逐渐加强,仪式教育也因其固有的教育载体优势受到社会普遍关注。高校仪式教育对内具有具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价值观念、规约思想行为的个体性功能,对外具有培养政治素养、引导经济理念与行为、创设文化环境的社会性功能。本文以仪式教育为切入点,主要研究高校仪式教育的问题与优化对策,分别从概念界定、问题展开、原因归析、优化对策探索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高校仪式教育概念、类型、功能和特征进行界定和介绍。其中高校仪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借助仪式程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教育、道德情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达到引导和规范其思想行为的教育方式。高校仪式教育在高校具体表现为国家认同型、节日庆典型、社交礼仪型和身份过渡型仪式教育,主要从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产生社会影响,具有承载性和象征性、秩序性和重复性、互动性和凝聚性特征。其次,本文通过对高校仪式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调研,发现高校仪式教育在类型拓展、受重视程度以及功能延伸方面呈现发展趋势。然而,从仪式教育的内生动力、教育主体对仪式教育的体认程度以及仪式教育的影响地位三方面分析,发现高校仪式教育存在着内容、形式和教学思维缺乏时代性、学生对仪式教育的内容认知和参与意愿不足、教育者对仪式教育的重视度和组织力度不足等现实问题。其三,针对高校仪式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又从仪式教育的理论认知、内在引力以及外在保障三方面分析,发现不同主体对仪式教育的内容、价值和地位的认知不足,仪式教育内容与形式脱离、主体需要未得到满足、应然功能弱化与偏移,缺乏外在制度和环境的保障以及内在运行受限等原因。最后,根据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本文从方向引导、内核优化、环境净化和制度规范四方面入手,提出高校仪式教育应坚持以正确的主流价值观为引领,以优化仪式教育内核为基础,以仪式教育法制章程为保障,借助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力量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