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研究——基于行政执行力的分析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510167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是人类社会空前动荡、活跃,也是飞速发展的世纪。二战后,尤其是进入7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机构改革方面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随着西方各种政治思潮的兴起,反映在政府层面,许多政府的改革理论和价值判断都有了新的突破。纵观西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其理念无不是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机构的形象为主的,都体现了对政府的服务职能、服务精神、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的关注与追求。  服务型政府概念在我国的提出,既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也是借鉴了国外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着重研究和分析我国乡镇一级政府的服务型职能的转变。通过对服务型政府理论发展的梳理,在分析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理论的基础上,以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性为视角,并结合我国乡镇政府自身的职能特点和特殊的地位,总结吸收了国外基层政府改革的理论和成果,对我国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的转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望能寻求一种新的改革思路与大家共同研究,这对于推进我国乡镇政府的机制改革进程,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等,为指导当前和今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乡镇政府仍然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主导者,促进乡镇政府的历史转型必须立足于其职能的重新定位,并将公共性和服务型作为改革突破口。
其他文献
建设效能政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题中之意。效能政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中取得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如政府效能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市场化改革与重塑政府的浪潮,教育券政策应运而生,迄今它已拓展至30多个国家或地区,其适用性问题备受关注。基于我国教育资源稀缺、失衡与教育官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