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早春植物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的生态功能,本文在调查早春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探讨其能量利用与固定、养分吸收与归还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对早春植物的物候观测,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光合作用特征的测定和生物量的调查,研究其能量利用和固定;通过早春植物植株养分含量分析和分解动态实验,研究其养分吸收和归还。早春植物的花期多在4月下旬。当上层阔叶树开始展叶时,79%的早春植物有果实出现。早春植物在5月中旬基本全部枯黄,大人字果、荷青花进入叶枯黄期较晚,在6月上旬开始干枯。朝鲜银莲花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未开花,处于展叶期。黑水银莲花仅有部分植株开花,大部分处于叶期。早春植物群落每公顷固定的N、P、K的量分别是1497.437kg、309.540kg、733.556kg。顶冰花的腐解率最高,为0.085g·g-1·day-1,完全分解只需33天;黑水银莲花的腐解率最低,为0.058g·g-1·day-1,完全分解需要49天。早春植物各物种之间的分解速率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早春植物的分解速率还是比较快的。在融雪和上层林木郁闭的短暂时期内,早春植物充分利用光能,完成自身生活史,并以生物量富集的方式积累能量、储存养分;在生长季末期,早春植物地上部分枯萎分解,将能量和养分释放归还到生态系统中。早春植物通过填补早春阶段林内生态位空隙,避免了太阳辐射能的损失和因融雪径流引起的土壤养分流失。就整个生态系统而言,早春植物衔接了冬春两季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对生态系统恢复旺盛的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