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ang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财政的实质是政府将土地资源资本化,扩大了可利用的财政空间,拥有更大的财政调配能力。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今天,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中央财政能力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增强,地方财政可支配空间缩小,财权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为了进一步增强财政收入能力,通过改变供给土地的类型、供应土地面积、土地价格加速地方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在高质量发展时期,考察产业结构受到我国特色土地财政的影响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系统梳理总结国内国外研究成果,对土地财政概念、产业结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定性分析,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土地财政产生原因、制度基础和运行机制入手探究,并梳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产业结构目前存在问题以及土地财政影响产业结构的特征事实,分析土地财政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最后,收集2004-2017年全国276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实证分析,并整合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分析得出结论。实证结果显示,就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来看,土地财政抑制产业结构高度化。地方政府倾向于出让大量低价供应用地来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促进地区GDP增长和税收收入的提高;对于商服用地和普通商品房用地,地方政府倾向于抬高土地价格实现剪刀差收益。虽然高昂的地价带动房地产业的繁荣,但是除了房地产业之外其他行业则承受较高的运营成本,且土地抵押融资使得资金流入房地产业、金融业等,降低资源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力度。从地区层面来看,土地财政对东部地区影响呈正作用,对中部地区呈现出负效应,对于西部地区则没有显著效应。土地财政在北京和上海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不显著的正效应,而对全国绝大多数地市有抑制影响。从时间阶段看,土地财政2008年之前对于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不明显,2008年之后抑制产业结构高度化。就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来看,土地财政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处于政绩考量和自身激励,政府通过供给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形成依赖状态。房地产等行业聚集土地资源、资金、人力等挤压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抑制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从地区层面来看,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呈现负效应,影响程度出现东西中递增趋势。苏州、杭州、重庆、北京和上海更应该发挥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协调作用。从时间阶段看,土地财政2008年之前对于产业结构影响不明显,2008年之后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
其他文献
新高考实行文理不分科的改革措施,考试题型变得多样化,数学考试增加了多选题.本文从知识点考查、命题难度、核心素养三方面来分析新高考多选题题型并给出相应的解题策略.经分析发现,考点总体难度下降,但考查知识点变得广泛,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八省联考和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中的多选题为例,总结出多选题可以采用特殊值赋值法、排除法、保守得分法等解题策略.
文化是人类社会意识的精华,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反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创造并汇聚出的文化精华,形成了璀璨夺目、弥足珍贵和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当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人们在现代旅游活动中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绝对贫困彻底消除,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胜利,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美好生活奋斗的起点。2021年后,我国的扶贫工作重点将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进入到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问题。如何让脱
延边地区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在东北亚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得到世界关注的21世纪,延边地区成为图们江区域经济开发的重点。在东北亚地区,珲春市有口岸城市的地域优势,成为出海口的支点以及图们江的窗口,是“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保持互相连通的核心节点和连接纽带。珲春地区经济增长,带动了“一带一路”沿路各国的资源整合、互利互惠,深化了图们江区域的合作发展,对于东北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持续扩张,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提升。2009年,国务院对我国旅游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明确了发展思路,强调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强化其在服务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为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延边州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旅游业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也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疫情刷新了人们对风险社会的想象,同时也引发了各个行业、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广泛关注。渔业企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千千万万渔民的生计。疫情波及到渔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产业链环节,再加上进口海鲜产品接连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导致水产品市场供需两端同时受到压缩,使得我国大大小小的渔业企业都
近几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的旅游业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发展成为了延边州的支柱产业。特别在2017年延边州委举办的十一届三次全会上将全域旅游当做其发展主线,在会上给出了“旅游兴州”战略规划,充分利用民族与区域优势,调整经济结构,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抓住机遇,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将旅游业打造为延边州经济兴起的新动力,进而促进一、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提出了改变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可持续发展观,该战略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发展战略的提出有效呼应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符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走势。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稳步提升,人口向经济向好城市逐渐聚拢,经济总体布局呈现垂直化分布,产业结构发生转变。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建设用地集约度较
近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动能弱化,逆全球化端倪显现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了各国畅通资源要素在国际范围内流动,助力国际经济大循环与全球经贸发展的重要途径。2020年是我国谋划“十四五”的规划之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能有效对接我国“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系统性提升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水平,共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我国对外投资领域可知,
当代互联网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网络攻击检测工作也因此面临巨大挑战。网络异常检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决定了当前所使用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然而面对高速大规模的互联网环境,网络数据维度不断增加,网络攻击手段也越来越隐蔽,很多传统的网络异常访问检测技术无法高效准确地检测到网络异常,难以满足网络安全的要求。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