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健康的心理品格会对初中生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分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意在考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对初中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形成具有的促进作用,并同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和推广提供科学的、可借鉴的课程经验。本研究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等内容进行文献梳理,在明确当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为出发点,设计了以体验、参与为主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共18个单元,体现学业能力、情绪智力以及人际交往等三个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要点。在此基础上,选取生源、学校规模、教师及学校设备等条件基本一致的同一地区的两所中学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证分析,实验组学生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一学年两个学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收集了两组学生的课程实施前测数据、中测数据和后测数据,并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对初中生积极心理品格形成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积极心理品格的形成作用明显。通过学习的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方面都有所改善。(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综合三项指标的不同维度影响状况有所不同,对部分维度的教育效果需要提升。(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对不同性别学生在三项指标及其各个维度上也有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的均值男生低于女生,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男生则高于女生;情绪智力指标及其四个维度,男生均低于女生;就人际关系综合指标而言,无论总指标还是不同的维度,男生的均值均高于女生。(4)本研究设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及实施方案,可行性、有效性较好。(5)积极健康心理品格的形成需要持续系统的培养过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课程的持续性、系统性和规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