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化抑或仪式化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兴的现象,网络消费狂欢现象已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体验,甚至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情感状态都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把它概括为一种经济现象,而是需要深入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并且思考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双十一"网络消费狂欢是现代社会人们通过特定的仪式进行情感表达的集体欢腾时刻。与传统的消费狂欢不同,"双十一"网络消费狂欢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消费狂欢,它具有匿名性、时空分离等特性。同时,"双十一"网络消费狂欢也具有传统节日的仪式特征,通过参与特定的消费仪式,消费者能够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并且能够缓解结构性的焦虑感。通过分析与"双十一"网络消费狂欢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双十一"网络消费狂欢现象进行剖析。首先,本文在消费社会的视域下,思考网络消费狂欢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前提。消费狂欢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其产生和运行都蕴含了现代社会的普遍逻辑。与线下消费狂欢不同,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网络消费狂欢辐射地域更广、影响受众更多。其次,本文将结合马克斯·韦伯、乔治·瑞泽尔等对于现代社会理性化的思考和经验研究,考察网络消费狂欢中理性化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现代社会,理性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组织原则和个人的行为选择之中。人们参与网络消费狂欢的核心动力还是理性计算基础上的利益考量。第三,本文具体分析"双十一"网络消费狂欢中的仪式内容,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理性和非理性在阈限期的转化机制。同时,本文受到涂尔干对于原始社会宗教现象研究的启发,着重考察网络消费狂欢中的情感指向问题。研究发现,"双十一"网络消费狂欢通过种种仪式的营造,制造了网络消费狂欢时购物能够得到较大实惠的情感印象。因为这种情感印象中缺少尊崇,所以我们称之为类宗教情感。"实惠"这种类宗教情感的建立奠定了网络消费得以快速增长的社会情感基础。本文还在仪式化理论的视角下讨论了现代社会中焦虑情感的社会生产逻辑。现代社会中普遍弥漫的焦虑情感在网络消费狂欢中也有体现。我们发现,网络消费狂欢只能缓解现代人的焦虑情感,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焦虑情感。最终本文认为,网络消费狂欢的产生是理性化的现代性后果之一。同时,网络消费狂欢现象中的情感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新的社会崇拜正在被塑造,对于"实惠"的类宗教情感正在形成,并且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早期处于偏僻地段的石油化工企业周边逐渐被居民区、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的敏感区域包围,形成了“城围炼厂”现象。这种状况的出现不仅影
Lu-Hf同位素方法已趋成熟,主要得益于其化学方法的极大改进和与之配套的高电离率质谱仪的使用。Lu-Hf同位素方法在地球的早期性质研究中表明,部分古太古代片麻岩Sm-Nd同位素体系所记录的早期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决贯彻落实“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从严从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净化政治生态、转变政治风气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搅拌槽内的固液搅拌混合作为工业生产重要的的操作单元之一,在很多行业领域有着普遍的用途。为进一步更科学的了解固-液两相流场分布状态,并且在最大程度节能减耗的前提下达到最优的搅拌混合效果等,掌握了解搅拌槽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和固液搅拌混合的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实际应用中搅拌设备的优化设计、制造生产、选型等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在搅拌槽中固相粒子的含量、密度等物理属性确定不变时,搅拌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Denis分型和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TLICS)分型系统在不同专业医师中应用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分别由不同专科医师采用2种分型方法对85例胸
创办乡镇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创业形式。最近几年,我国乡镇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大学生创办的乡镇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在暑假期间,为学生提供各种辅导
在中西文明史上,自私有制出现以来,妇女作为“生活中的他者”一直受歧视和被压抑,生活在社会底层,处于边缘地位。对一切不合理社会制度进行无情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压
采用传统的机械选矿方法处理昆钢包子铺褐铁矿很难达到铁精矿品位57%以上。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处理包子铺褐铁矿,能有效提高铁精矿品位,可以得到铁精矿产率55.27%,铁品位59.47%,铁回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国医大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上市公司天价高管薪酬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最优薪酬契约理论认为的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薪酬契约是否还能够缓解高管与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