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花对菊芋物质分配规律及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红皮菊芋为研究对象,在大田环境条件下,根据菊芋生长发育规律,在2/3现蕾后第7d进行不同数量的去花处理(包括去1/4花、去1/3花、去1/2花、整株去花、不去花等5个处理),通过测定菊芋株高、茎秆直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等形态指标以及各器官C、N、P含量、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等生理指标,计算根冠比、茎叶比、根比重、茎比重、叶比重、花比重、块茎比重等相关内容,探讨去花对菊芋生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菊芋各器官对去花处理的相应规律和补偿机制,为菊芋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在去1/2花处理条件下,单株块茎重量最高,为959克/株,高于对照38.4%。菊芋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等各项指标均在去1/2花处理达到最高值,其中地上生物量为501.84g/株,高于对照27.56%,地下生物量为304.35 g/株,高于对照25.94%,总生物量为806.2g/株,高于对照26.95%,本文得出通辽地区最佳去花数量为去1/2花处理。  2.块茎干重与各器官干重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菊芋的根冠比约为0.38,茎叶比各处理均低于对照,去花降低了花和一级分枝比重,提高了根、叶、二级分枝的比重,块茎比重和茎比重、叶比重、花比重极显著负相关。  3.去花处理降低了菊芋块茎和二级分枝的可溶性糖含量。去花处理的菊芋块茎中可溶性糖含量高达45%-60%,不去花处理条件下块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约为58.9%,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P<0.01);根、茎、一级分枝及二级分枝的可溶性糖含量较低,约0.5%-1.9%;去花降低了根、茎、块茎中淀粉含量,提高了叶、花、一级分枝、二级分枝中的淀粉含量。  4.去花降低了二级分枝的含氮量,提高了根和块茎的含氮量。各器官平均含氮量顺序为:花>块茎>叶>一级分枝>二级分枝>根>茎;去花提高了根、茎和一级分枝的含磷量,降低了花、块茎和二级分枝的含磷量,C:N和C:P在不同去花方式之间变异范围较大,C:N为10.85-119.38,C:P为89.59-3428.05,而N:P在不同处理之间变异范围较小,其范围为4.98-47.13,平均值为15.29。
其他文献
BACKGROUND:Evolutionary novelties,be they morphological or biochemical,fascinate both scientists and non-scientists alike.These types of adaptations can signifi
小麦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是世界上35%人口的食品来源。产量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虽然目前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整体上已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进一步提高难度不断加大。但通过转基因和远缘杂交途径进一步提高小麦品种产量潜力仍表现了较高的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成为小麦遗传改良工作的前沿课题。本文是对转玉米C4型高光效PEPC基因小麦后代和小麦-黑麦大穗型衍生后代进行详细的分子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