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结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临床观察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in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眼针结合体针疗法、体针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两种方法治疗心脾两虚所致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性。材料与方法:选取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门诊就诊的心脾两虚失眠患者60例,依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眼针结合体针疗法,对照组选用体针疗法。针刺频率为每天一次,每周针刺5天,休息两天,连续针刺3周,共15天。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心脾两虚失眠症”中医证候评分表的评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SQI总分、“心脾两虚失眠症”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SQI总分、“心脾两虚失眠症”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心脾两虚失眠症”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眼针结合体针疗法及体针疗法对心脾两虚失眠的治疗均有效果。2.眼针结合体针疗法对心脾两虚失眠的疗效显著高于体针疗法。3.眼针结合体针疗法及体针疗法在改善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疗效显著,且疗效相当。
其他文献
图距离的研究在图论中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而电阻距离是图的一种固有的距离函数,自从1973年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由于其在图的随机游动、化学图论、网络连通性分析和电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肺汤治疗慢性肺心病缓解期肺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组方法是将已纳入病例组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肺肾气虚型的患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虹膜环切术前后的高频超声检查余晓梅①李国彦②本文试用Acuson128XP/10型电脑声象仪高频探头(7.5MHz)进行眼前房角类似超声生物显微检查,探讨其可行性与准确性,以及闭角性青光眼
<正>~~
期刊
<正>~~
期刊
本文通过文学比较的方法,以“新诗潮”的主要构成因子“朦胧诗”与“第三代诗”为主要比较对象,探讨了折射于“新诗潮”的整个十年新诗外在形态、内涵构成、域外文化影响、文
尊敬语相对来说比较单纯,它是一种抬高主语的敬语形式,只能用于他人,不能用于自己。就动词而言,其表达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类:特定型和一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