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将超支化聚酯进行适当的端基改性后与无机粒子进行接枝反应,制备无机粒子/聚烯烃复合材料,以及超支化聚酯作为交联剂利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聚丙烯/聚氨酯共混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熔融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差热扫描量热分析表明,SiO2-GPTS-H20-C19粒子的加入没有改变PP基体的晶体结构,但是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聚丙烯/聚氨酯共混材料,以改性H20作为交联剂,并以季戊四醇作比较。H20的部分羟端基接枝硬脂酸长链以提高PU交联颗粒与PP基体的相容性,经SEM、DSC、力学性能和熔融指数研究表明,与季戊四醇相比,硬脂酸改性的H20作为交联剂可以有效地减小PU颗粒的尺寸及其分布;材料的熔融指数提高;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同时发现基体PP的结晶峰向高温移动,表明PU颗粒对PP具有成核剂的作用,而且PU颗粒的尺寸越小,成核剂的作用越明显,从而使材料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DCP引发不饱和H20与HDPE基体进行接枝反应,从而在碳酸钙粒子与HDPE基体间形成界面层,此界面层在受力时产生屈服变形,从而诱发周围基体发生韧性屈服,吸收冲击能量,使材料力学性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