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出生、成长到老去、死亡,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必须同医生打交道,医生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的着与我们生命健康直接相关的角色。正是因为如此,医生工作的任何一个小的疏忽失误都可能导致公民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如何在患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之时,通过完善的法律程序和内容,明确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享有哪些权利、患者的权利在遭受侵害时有哪些救济途径,使得患者受损利益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是目前我国法治进程中在医疗卫生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我国目前相关的立法、司法实践关于医疗纠纷处理的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参考借鉴国外成功的法律和制度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医疗纠纷、保护患者权利、改善医患关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我国现在存在的现实国情是人口众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处于上升期但整体经济实力与社会福利水平仍然较低,尖端医疗技术能够与国际接轨但整体的医疗卫生覆盖面较窄、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与国家能够提供满足人民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直接的矛盾依然长期存在。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通过医疗改革来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服务社会的医疗体系,改变过去医疗机构依托于政府的情况,导致转型期的医疗机构在处理医患关系存在紧张的过渡期,信任危机、冲突争端不断爆发,已经越来越多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想要从根源上解决好医疗纠纷,必须通过完善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规范,利用统一的立法,明确医患双方平等主体的法律地位,杜绝医疗机构利用公权力侵害公民的合法权利的情况发生;利用实体法的具体条文规定来明确患者所享有的权利内容,让患者对于自己的权利有更为明确而深刻的认识,提高患者的权利意识;在发生医疗侵权、医疗纠纷的情况下,通过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来解决矛盾、疏导群众的不满情绪,促进医患信任的恢复、社会的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