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基钻屑微波热解过程与工艺优化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页岩气储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当今全球的发展战略中,页岩气的开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加大了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力度,油基钻屑产量迅速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论文应用微波热解技术对油基钻屑进行热解处理,采用元素分析、粒度分析、ICP-AES、XRD、FT-IR、TG、SEM、GC以及GC-MS等分析手段对油基钻屑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油基钻屑中挥发分、灰分及固定碳质量分数分别为13.02%、85.41%、1.57%。其中挥发分中含水质量分数为4.59%,含油质量分数为3.34%;灰分中主要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硫化铁、赤铁矿、高岭石、白云母以及石灰等;元素中S、Ba、Si含量较高。油基钻屑的微波热解升温特性及热解效果与微波功率、油基钻屑质量、含水质量分数以及微波炉腔N2流速有关。微波功率越高,含水质量分数越大,质量越小,升温速率越大,处理效果越好;而N2流速对升温特性及热解效果的影响较小。此外,油基钻屑的微波热解效果还与热解终温以及恒温热解时间息息相关,随着热解终温以及恒温热解时间的增大,油基钻屑固体残渣含油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各实验处理后油基钻屑残渣含油质量分数均能达到小于3‰的要求,能够实现无害化的处理。微波加热与电加热具有明显不同的传热与传质特性,对于油基钻屑热解处理,微波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微波热解温度达到500℃时,H2大量产生,CH4及C2H4含量达到最大值,热解回收油中脂肪烃与杂原子化合物含量较高,多环芳烃含量较低,回收油品质较佳;微波功率越大,固液产率越低,气体产率越高,随着微波功率的降低,热解回收油的脂肪烃与杂原子化合物含量升高,多环芳烃含量降低,回收油毒性小、附加值高。当以活性炭为微波吸收添加剂时,对升温速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有利于H2、CO2气体的产生以及CH4转化H2反应的进行,随着活性炭添加比例的升高,多环芳烃含量降低,杂原子化合物含量升高,促进了热解油中化合物的转化反应。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医生对于患者的随访工作越来越重视。传统医疗随访工作主要针对的是慢性疾病或者是手术之后对患者的康复追踪,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对病人患者进行家访、电话询问身体恢复状况等方式来完成随访,以便具体调整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发掘出这个治疗方案的一些规律性的性质。随着医疗系统的信息化不断推进,医疗随访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医疗随访系统能够收集所有相
巷道的开挖会造成应力场的重新分布,在围岩内依次形成卸压区、应力集中区和原始应力区,其中卸压区内裂隙充分发育,透气性较好,为提高进行瓦斯抽采效率,抽采钻孔封孔深度需要超过卸压区宽带。因此,准确测定巷旁煤岩卸压带宽度是优化煤矿井下钻孔封孔措施、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前提。本文根据煤层地应力、透气性和裂隙发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卸压带宽度测试方法—钻孔注气漏失量法,并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
以入炉煤采制样集控系统的工程实践,总结实现现代采制样计算机集控系统的设计经验,并以此探讨未来采制样计算机集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介绍了研制中的基于VXI总线技术组建的电路板故障诊断系统,并就其硬件和软件的组成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针对待测电路板许多属于数模混合类型,作为软件核心部分的测试诊断数据
美国NASA于2009年启动的IceBridge"冰桥"科学计划利用航空平台搭载的多源遥感传感器已在极区获取了连续的、高质量的观测资料。本文从多源航空遥感传感器及其采集数据的角度,
针对白垩系油藏地层倾角大、夹层多、研磨性强及可钻性差等钻探难点,在该区块实施了一系列现场提速措施,包括防斜打快技术、水利振荡器试验、个性化PDC试验、钻具组合及钻井